« 返回前頁列印

2016-04-30 00:00

政局筆記 江麗芬

從兩齣電影說起

放大圖片

繼《焦點追擊》(Spotlight)後,《因真相之名》(Truth)亦剛上畫。論話題熱度,獲今屆奧斯卡最佳電影的《焦點追擊》無疑較多人談論,不少傳媒同行相斷談論觀後感,說它如何感動、如何激勵人心,尤其在現今懨悶的政治氛圍下,這齣電影確實令大家對未來還多存一點希望。

相比之下,《因真相之名》的結局沒那麼正能量,也沒有小金人像獎座的加持,關注度自然沒那麼高。不過,這兩齣同樣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同樣引起傳媒人的共鳴。論人力物力財力,香港任何一家報社或電視台雖然難與兩齣電影中的比擬,但傳媒人面對的困境,很多時都是有着共通之處,像電影中的記者採訪時頻頻碰釘,追訪他人時常吃閉門羹、對方忽然掛斷電話……可說平常之極,這些全是採訪工作的的一部分,能否追尋到真相,記者憑的是鍥而不捨的努力。

同樣,錯失一些的重大新聞雖不能接受,卻是常有傳媒人常有的事。香港的傳媒人與電影中的記者一樣,例如開會討論神職人員被控涉及孌童案時,有人質疑爆料的律師嘩眾取寵;又或受害人人其貌不揚,令人質疑他說話和資料的真偽,最終錯失一些重要消息;又或因時間緊迫,資料未能多番求證而讓它見報,結果後悔莫及。這樣的故事,總會在每家報社發生。

上述的兩齣電影、兩個故事與兩種結局,令人看到的,還有前線記者跑新聞之餘,背後管理層的支持更為重要。看《焦點追擊》,新來的總編輯為偵查報道故事把關,期間得知當年曾有同事因為疏忽而錯失一些有價值的新聞時,並未大興問罪之師,而是穩定軍心,着大家向前看。

再看《因真相之名》,新聞播出後,有質疑指資料出錯,管理層於是把矛頭指向負責的記者;面對詰難與一輪又一輪的內部聆訊,記者平日採訪時如何強悍,這一關竟比採訪新聞更難過。《焦點追擊》令傳媒人看後感到熱血沸騰,《因真相之名》卻沒有這種激勵的效果;但後者所描繪的,可能更加貼近現實。類似情況在香港也會隨時出現。

《明報》早前突然解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筆名安裕),「理由」是「緊縮資源」,這既難說服大眾,也叫該報員工、讀者和同業不滿。

香港記者協會、外國記者會等八大傳媒工會,將於周一(5月2日)下午,在明報大廈外聯合舉辦「5.2夠薑集會」,宣稱「一同守護新聞人、守護新聞自由、守護《明報》」;明報職工協會日前與總編輯鍾天祥會面後未有滿意回覆,認為解僱姜國元的理由仍是「不明不白」,工會表明將會「啟動工業行動準備」。

該報員工被迫由採訪人變為受訪者,成為新聞人物,已非首次。2014年1月6日,明報管理層突然撤換時任總編輯的劉進圖,及後宣布來自馬來西亞、對香港事務並不熟悉的鍾天祥於3月1日出任首席執行總編輯,編務總監張健波將繼續兼任總編輯(至同年10月中),此舉引起內部反對,該報員工在報館門外默站5分半鐘抗議,象徵該報擁有55年歷史,以示捍衞辦報的方針。

同類行動一年後再次出現。明報員工因不滿鍾天祥突然換掉六四的頭版報道,發起「擱筆」行動抗議,以示捍衞新聞自由。今次行動,只是另一次的員工抗議,以示對該報管理層的不滿,以及對日後編採自由的憂慮。

兩三年間先後有多次抗議行動,抗議對象並非外人,而是報館的管理層,這情況真的令員工感到疲累。其實,該報員工算是齊心,每次願意參與的編輯部人員可真不少,但這些行動能有多少效用?

老實說,今次行動與他們2014年2月穿上黑衣抗議前總編輯劉進圖遇襲,又或者回歸前抗議該報員工席揚在內地採訪時被捕的情況不同,面對那兩宗事故,該報的管理層與員工的立場是一致的,對員工的行動也是支持的。

不過,員工今次要抗議或抵禦的,並非外來力量,而是來自內部由上而下的壓力,所以如要扭轉管理層的決定(尤其是假若管理層決心來一場疑似政治整頓)、要他們收回決定,情況真的未許樂觀。

因此,明報工會若以抗議或工業行動的方式表達不滿之餘,如何守護他們堅信的新聞理念和原則,最有效的辦法,還是一如既往,本着專業,不偏不倚地做好採訪工作。

在《因真相之名》中,《六十分鐘時事雜誌》(60 Minutes)的製作人Mary Mapes在聆訊中說,當美國前總統布殊年少時在軍中是否獲得優待的報道播出後,被質疑報道是否準確,每個人關心的,只是涉事的文件是否真確、斟酌文件的字型,只在細節中磨蹭,沒有人關心究竟優待事件的真偽。

這控訴雖然點出事情的荒謬,但因一個小錯處而否定一切,也是現實的寫照。在波譎雲詭的年代,這教訓更應引以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