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 2016-05-03 05:00
陳蕙蘭
持續的低回報投資環境與市況波動加劇,是當前投資者面對的2項重大挑戰。然而,透過審慎及周全的資產配置,仍有望達到追求分派收益、分散風險與爭取長線增長等目標,而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正是建立這類投資組合的其中一種有效工具。
爭取分派收益成上策
正如貝萊德智庫在今年第二季度的環球投資展望所道,我們現時正身處於低回報的世界,量化寬鬆與負利率政策已將金融資產估值推高,並透支了投資市場未來的回報。因此,以爭取分派收益為目標便成上策。
隨着全球人口老化趨勢日益明顯,退休財務策劃變得更為重要。大家爭相追逐有穩定分派的收益資產,已導致相關資產的分派收益回報水平降至低位,再加上歐洲及日本央行近年相繼實施負利率措施,情況可説是雪上加霜。
組合需具備成本效益
綜合貝萊德智庫、摩根大通與湯森路透截至今年3月的資料,清楚見到隨着歐洲、瑞士與日本央行推行負利率措施,愈來愈多政府債券的孳息率跌至負數,這些負孳息率國債現時總額接近7萬億美元,相等於摩根大通環球政府債券指數成分的債券規模約27%【圖】。
事實上,根據貝萊德智庫2016年4月更新的5年期資本市場預測,各主要資產的潛在按年回報已跌至接近金融海嘯後的低位,反映出今時今日要爭取理想收益,實在難上加難。
面對如此環境,投資者更應深思熟慮,建立一個既可有效分散風險、具備成本效益,同時又能顧及長遠資本增長與追求收益的投資組合,而ETF此時便大派用場。
ETF集互惠基金與股票的特點於一身,不但與互惠基金一樣投資於一籃子資產,可避免投資過分集中,而且可與股票一樣於市場交易時段內隨時買賣,使交易變得便捷靈活。
ETF投資成本較低
更重要的是,一般來説,ETF的投資成本通常較投資同一市場的主動型管理基金為低,能以低成本為投資者提供與指數相若的回報,從而提高成本效益,是在當前的低回報世界中分散投資及爭取收益的理想工具。以下2個以收益為目標而普遍使用的投資組合,便是靈活運用ETF的好例子。
首先介紹的是「穩健型收益組合」,當中70%資產投資於債券ETF,包括追蹤短、中或長期債券指數的產品,以及高收益企業債券ETF;另外20%資產可以按揭抵押證券ETF、短期及長期國債ETF為主;餘下10%資金則投資於美國以外的新興市場政府債券ETF。
另外一個是「進取型收益組合」,同樣由各種企業債、按揭抵押證券、美國以外政府債券的ETF組成,只是資產投放比例有別。這個進取型收益組合有多達85%資產是債券ETF,目標資產包括短期與年期超過10年的長債、高收益債與投資級別企業債。其餘15%則分散投資於長年期國債、新興市場債券及按揭抵押證券的ETF。
在靈活投資ETF的同時,還要懂得如何選擇發行人,以保障投資。最佳方法是參考發行人在產品發展、管理與支援等各方面的往績,也不能忽視產品資訊發放的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