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6-04-28 00:00

鴻鵠財誌 盧志威

讀通歷史 解海外併購之謎

放大圖片
漢文帝之時,農業稅曾經低至2%,為中國歷史最低的水準,據《漢書.食貨志》所言,「都鄙廩庾盡滿,而府庫餘財。京師之錢累百钜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簡單點說,就是糧食多到腐爛都吃不完,錢多到穿錢的繩子也爛了,還未用出去。 但是到漢武大帝時,北伐匈奴幾十年,令漢朝錢糧耗盡,國庫空空如也,於是皇帝便把主意打向商家,認為地主和高利貸從農民身上剝削得利,是時候為國出力,於是推出「算緡令」,每家富人要捐出財產的3%至5%,商品要收銷售稅,運輸要收車船稅,隱瞞不報或呈報不實的人,罰戍邊一年,並沒收他們的財產,此令一出,當然令市場震動。 漢「算緡令」盡收天下財富 此計惡毒 ...

(節錄)全文共110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