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6-04-16 00:00

EJ GLOBAL plus 環地視野 凌劍豪

黑手引爆 金權政治現形

放大圖片

對於離岸公司香港並不陌生,早年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涉嫌利益衝突的事件上,本地媒體對於「BVI公司」(即英屬處女群島註冊公司)早有所聞,但「巴拿馬文件」(Panama Papers)所帶來的震撼在香港仍處處可見。有分析認為文件揭示香港政府在稅收制度上的不足,企業及資本家可以合法地以海外公司避稅,因此要重新審視稅制的不公義;有論者則認為文件揭示香港離岸中心數目之眾,當中可能涉及不少與內地有關的交易,因此香港對內地經濟及政治仍是舉足輕重,香港有籌碼跟中央討價還價。

中俄斥西方抹黑

誠如立法會議員梁繼昌所言,在現今香港法制下開設離岸公司是合法的,我們也不可以一竹篙打一船人,認為開設離岸公司等同從事資產轉移或逃稅之用。畢竟在其他國家註冊但同時維持香港業務的例子俯拾皆是。因此,「巴拿馬文件」對香港的衝擊遠不及其他國家,特別是西方媒體一直關注的俄羅斯。

事實上,歐美媒體在得到「巴拿馬文件」後的第一波報道,主要是針對俄羅斯總統普京、中國權貴及企業,如何透過開設離岸公司將國內資產轉移到海外,涉及內地多名前任及現任國家領導人;而第二波的報道則回到中俄政治人物如何回應事件。對於「巴拿馬文件」,俄羅斯總統普京及內地媒體《環球時報》均指「巴拿馬文件」是西方一手策劃的文宣機器,目的是打擊非西方國家領袖的威信。而維基解密提到負責俄羅斯部分的「有組織犯罪與貪污曝光計劃」(OCCRP)有接受來自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資助,更令陰謀論者強調帝國亡我之心不死。

為The Wire網站撰稿的Grace O'Neil比較過不同國家如何報道「巴拿馬文件」,她直言英國媒體起初並不熱中報道有關卡梅倫與「巴拿馬文件」的關係,反而着重討論普京涉及近20億美元的資產轉移──儘管兩者其實並沒有被「巴拿馬文件」點名。

美學者:俄諜策劃

有趣的是,正當非西方媒體以陰謀論批判西方媒體借事件打擊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威信,西方學者卻提出「逆陰謀論」︰今次事件可能是普京暗中策劃的一場陰謀。美國布魯金斯智庫(Brooking Institution)研究俄國經濟的學者Clifford Gaddy指出,實際上「巴拿馬文件」對於普京的傷害極低︰普京有巨額的私人財富不是什麼大新聞,俄國社會不會因為「巴拿馬文件」指出「普京的朋友」涉及近20億美元的資產轉移而對普京有所批評──反正要信的早就信了。

反而在「巴拿馬文件」公開後,成為最終箭靶的不是普京而是時任冰島總理京勒伊格松(Sigmundur Gunnlaugsson)及英國首相卡梅倫與一眾內閣成員,前者更成為首位因事件下馬的元首。面對媒體近日的窮追猛打,卡梅倫要重新建立誠信相當困難,事件會否令卡梅倫提早下馬仍是未知之數。Clifford Gaddy的分析更直指文件最終目標並不是那些已公開的政要及名人,反而是那些尚未公布的國家、企業及資料。

誠然,假如「巴拿馬文件」背後還有更多的資料未公開,包括一直備受質疑為何涉及的美國名人及企業數量遠比其他國家少,從陰謀論的角度出發,手持資料的匿名者確實有極大的本錢跟涉事國家及企業討價還價。因此,Clifford Gaddy推測,「巴拿馬文件」背後極可能涉及俄國情報部門介入,一方面透過公開資料表明俄國的貪腐問題在西方社會甚為普遍,以平衡國內對普京貪腐的批評;另一方面向西方暗示好戲尚在後頭,希望西方政客及企業多多合作。筆者並不是陰謀論的喜好者,因此對親西方及反西方的陰謀論並沒有興趣。反而從媒體操作而言,放風者及報道者如何安排優先次序,得到資料後的處理方式及手法背後的價值判斷,例如報道者接受「端媒體」訪問時提到公布資料的考量因素,是「巴拿馬文件」報道下受忽視的反思。

媒體放過資本家

另一方面,半島電視台對「巴拿馬文件」的跟進報道提出批評,指摘西方媒體集中討論政客及名人如何透過離岸公司轉移資產及逃避稅項,卻沒有跟進「巴拿馬文件」所揭示的另一問題︰企業如何透過全球資本流動謀取最大利潤。獨立調查記者Steven Topple舉例,傳媒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轄下的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有136間子公司分布全球,如20世紀霍士影業(20th Century Fox),但歐美媒體對這些有系統的逃稅行為極少提及。

「巴拿馬文件」所揭示的,其實是全球資本主義與國家主權(State Sovereignty)之間的張力。在離岸公司的制度下國家「國民身份」、「領地生產」不再是有效衡量稅收的標準,收緊政策甚至全球徵稅可能是歐美社會回應國民訴求的出路。當美國早已身先士卒建立全球徵稅制度,後來者一旦收緊既有制度,將直接影響投資吸引力,不收緊的話則難以向國民交代。正如學者許楨在分析「巴拿馬文件」時強調,「巴拿馬文件」揭示美國近年打擊逃稅漏稅的能力極高,文件曝光後亦令美國有更大的藉口去打擊這些「避稅天堂」(Tax Haven),進一步鞏固美國在環球金融制度的霸主地位。

 凌劍豪_環地視野

「巴拿馬文件」戳穿國際政治人物的虛偽面具及大資本家的系統逃稅行為。圖為巴拿馬金融中心的商廈。(法新社資料圖片)

英揆卡梅倫雖然公開了他的稅務資料,力證沒避稅,但仍有英國人上街抗議,要求他下台。(法新社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