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宏觀分析 | 2016-04-18 05:00

陳致強

全球結構改革大檢閱

放大圖片

在上一篇文章中,筆者曾經說過,環球央行的信譽漸漸受到質疑,這一點非常值得大家關心。筆者認為,唯一有效解救目前環球低增長的方法,是各國共同推行供應面改革,從而提升生產力。在今期,筆者嘗試評估一下不同國家的改革情況。

印尼改革措施陸續出台

改革步伐加快的國家:印尼、沙地阿拉伯及阿根廷。

印尼:佐科(Joko Widodo)上任總統初期,改革的進度的確較慢,但我們已開始見到能源補貼的改革出台,官僚式的繁文縟節大幅減少,令營商效率得以提高,並且加速了基建開支,關注在重點改革如土地徵用、融資及投標過程。

沙地阿拉伯:沙地的改革一開始時進展緩慢,但無可否認,改革的速度正在加快,當中最重要的改革是向外國投資者開放金融市場,以及減少燃料及公用事業的補貼。當地亦正與鄰國一同計劃於2018年推出銷售稅。沙地阿拉伯的「國家轉型計劃2020」料將宣布,此計劃的目標是促進經濟多元發展、創造就業及改善公營部門的表現等。

阿根廷:雖然在勞工市場及教育方面的改革未見蹤影,但阿根廷政府更側重於消除上屆政府的一些措施,例如入息稅及政府與地方的稅制改革等。阿根廷也希望改變媒體和電訊部門的監管。

中國資本賬將全面開放

持續推行改革的國家:中國、印度及菲律賓。

中國: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持續推行多項改革措施。改革一定不會一帆風順,但筆者相信中國貨幣改革將會持續進行,資本賬有望在2020年完全開放。

中國人民銀行已經解除在存款方面僅存的限制,完成了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國政府並承諾了在今年會推行更多國企改革,包括致力減少產能過剩,從而提高國企的效率。另一方面,新法規定地方政府的負債設有上限,因此目前地方的借款和還款活動都受到嚴格監控。

印度:改革進度較市場預期緩慢。莫迪政府一直未能通過富有爭議的土地和勞動力法案,商品及服務稅法案也須推遲。然而,通過行政措施推行的漸進式改革,就相對地成功。在有融資需要及投資協助的地區,印度政府都容許外國直接投資(FDI)的額度擴大。

另外,印度政府也試圖透過公私營合作制(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簡稱PPP),來刺激更多投資。印度的央行──印度儲備銀行也就銀行不良貸款進行改革。到目前為止,該國一直保持審慎財政和維持宏觀經濟穩定。

菲律賓:在改善政府官僚制度方面,菲律賓似乎取得一點改善,尤其是在稅收未有增加的情況下,政府的收支都見好轉。目前菲律賓正大力發展當地的基建,希望相關開支將佔2016年GDP的5%。

日本應專注勞動市場改革

改革進度放慢的國家:日本、澳洲及西班牙。

日本:在企業管治、企業稅及農業改革方面,日本已取得不錯的成績。然而自2014年以來,政府更側重於推進安全法案。

筆者認為,日本應專注推行勞動市場改革,最實際的步驟是通過立法,使公司提供足夠的補償,以換取解僱員工的靈活制度,政府也應提供更加透明的僱用和解僱規則,活化勞動市場,可惜措施一直了無進展。

澳洲:在商品市場暢旺之際,澳洲經濟差不多便是由商品來支撐,因此一直缺乏改革或經濟多元發展的動力。到了近年商品市場崩潰,澳洲政府的稅收大為削弱,卻又令改革難以推進。筆者認為,澳洲應實行稅制改革,以及增加基建投資,才有望推進該國的中期增長。

西班牙:在2012年開始啟動的勞動力市場改革,被視為西班牙經濟復甦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其他同樣急需改革的領域,至今仍然毫無進展。更麻煩的是,在大選前夕,一些中間偏左的政黨更在聯手討論廢除2012年的勞動力市場改革。另外,西班牙的地方政府在改善財赤的目標方面亦一直不達標,而在金融系統的改革也姍姍來遲。

政治環境成改革一大障礙

改革無了期的國家:俄羅斯、巴西、法國和馬來西亞。

俄羅斯和巴西經歷嚴重的經濟衰退,政治環境仍是當地改革的一大障礙。馬來西亞一直被困於中等收入陷阱,儘管去年馬國推出了期待已久的商品及服務稅,但由於政治和種族敏感問題,有很多需要改革的地方,至今連具體的討論也未有。

在法國,政府提出了勞動力市場改革措施,但來自勞工和學生的反對非常強烈,執政的社會黨內也有不同聲音。政府的改革變得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