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6-04-08 00:00

嚮往發呆 林創成

九年零三百六十五日

如果說六月四日的政治正確叫法是五月三十五日,那麼上大人應該如何向下一代灌輸「十年」的時間概念?當然是九年零三百六十五日,如果是閏年,沒辦法了,九年零三百六十六日。那一個非常敏感的十字,不能提,不敢提,不准提!

首先申報利益(其實沒什麼爛鬼利益可言,毋寧說是申報弊端),我還沒有機會看一看新鮮滾熱辣的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十年》,無法客觀或主觀地判斷此片是否實至名歸,抑或是政治綁架了藝術,情緒蓋過了專業;然而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京老爺及其御用喉舌連提也不提,金像獎其他所有得獎者都報出名來,硬是將《十年》的殊榮摒蔽掉,恰恰是電影人及其支持者所恐懼的獨裁專制,反過來證明凶兆式預卜故事言之有物。

八九是忌諱,六四是忌諱,七一是忌諱,如今連十下十下亦有機會犯禁,可憐的中文老師日後不知怎樣教授中國成語。就以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為例吧,難道要改口說九年零三百六十五日河東、九年零三百六十五日河西?煩不煩啊!

噢,不要忘了,十年人事幾番新,莫非又要改口說九年零三百六十五日人事幾番新?饒了我吧!

至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稍為好一點,百年樹人可以保留,九年零三百六十五日樹木比較囉囌就是了。

提到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另一個講法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中的寓意其實是借用黃河改道,反映人生的變幻無常。黃河泛濫成災,不斷造成改道,你三十年來家住河的東面,一不小心就變了河的西面。很不巧,現在距離二〇四七年約滿期限,約莫亦是三十年,屆時究竟會不會出現河東河西效應?《十年》要是拍續集,我建議拍的是《三十年》。

三十年後的未來世界是何等光景,最偉大的先知亦說不得準。盼只盼,有命等到這一天的話,一還是一,二還是二,三還是三,十年的時間概念不再是九年零三百六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