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6-03-29 00:00

酒食浪遊 劉群章

意大利本土品種釀酒師

放大圖片

慶幸我大部分時間住在芝加哥,因為這裏的酒舖比香港的頭腦開明,比較敢走出國際品種的範圍,雖然超級市場賣的葡萄酒,不管國家酒區,還是來來去去那幾款流行品種。

但是我們的獨立小酒舖,不似香港的愈小愈矜貴,大多標榜cru classé和grand cru 那些貴價法國酒。芝加哥呢,由貨倉那麼大的Binny's、Costco到私人經營的小舖,只要有耐性,都可以在那裏找到價錢合理、有趣味的非國際品種。

偶有驚喜

Costco是批發商,全國都有分店,葡萄酒部門不算大,但不時會有好發現,幾年前我就在Costco看到一瓶Vincent Girardin的Savigny-les-Beaune,年份忘記了,才13至14美元一瓶,最記得終於開瓶喝酒的時候,覺得真是最超值的布根地,當時的味覺有沒有受價錢影響就不敢肯定了。

在芝加哥的餐廳或者酒舖,我永遠嘗試找各國的本土葡萄indigenous grapes釀成的葡萄酒。普通餐廳酒單,最容易找到的本土葡萄通常來自意大利,因為那些都是已經被國際化了的品種,就是說很多其他國家都可以種植釀酒的如Sangiovese、Nebbiolo、Primitivo、Trebbiano、Pinot Grigio等。

但我這麼說可能惹來爭議,特別是後幾種葡萄,在其他國家也算是土產,只是名字不同罷了。美國土產Zinfandel就與Primitivo有相同的DNA,Trebbiano是法國很普通的白葡萄Ugni Blanc,至於Pinot Grigio已經像白蘇維翁一樣,由紐西蘭到南非,世界各國都有種植。

無可置疑的,意大利是本土葡萄品種最多的國家,有紀錄的就超過1300種,第二多是希臘,然後是葡萄牙。當然,這3個國家的本土葡萄都屬適合釀酒的Vinifera,而非美國本土的Labrusca。

雖然很多意大利葡萄已與國際品種無異,但還是讓我碰到一個好例外。第一次嘗酒莊的葡萄酒,是好幾年前夏天,在芝加哥新開的一家意大利餐廳Piccolo Sogno樹木參天的花園,我想找一瓶紅酒可以適合炎炎夏日、口感有點膩的情況。

顯然,高丹寧、嚴肅沉重的葡萄酒都不適合, 終於我冒險選了一瓶酒莊Emilio Bulfon與葡萄Forgiarin我都不認識的紅酒,竟然讓我對號入座一樣,這Forgiarin像是度身訂造,是當晚戶外晚餐的最佳選擇。後來我在Binny's找到一瓶,約16美元,遂開始了我與Bulfon葡萄酒的交往。

市場策略

卻原來Emilio Bulfon在意大利葡萄酒業內出了名,是固執地只用他家鄉土產葡萄的釀酒師。他酒莊的出品有白有紅,全都是我們從來未聽過的品種,紅酒除了Forgiarin,我也嘗過Piculit Neri和最近在The Girl and The Goat餐廳酒單上意外發現的Cjanoros。

白酒Cividin顏色帶青,味道充滿新鮮的香草和果仁,非常特別,另一隻白酒Sciaglin顏色也一樣,記憶中味道沒有Cividin般有性格,他還用Sciaglin釀有汽酒,我在芝加哥Uptown一小酒舖碰見時,教我驚奇不已。

這些葡萄品種全都是Bulfon家鄉Friuli的土產,酒莊網站上還有介紹其他Bulfon釀造的土產葡萄,包括釀成甜酒的Ucelit。2010年的意大利葡萄酒展Vinitaly上,他的同業頒發特別榮譽給Emilio Bulfon,表揚他在研究釀造Friuli古老土產葡萄的成績。

Friuli-Venezia-Giulia是意大利最東北的酒區,北鄰奧地利,東瀕斯洛文尼亞,所以那些葡萄名字都不像意大利文。Bulfon酒莊位於Valeriano,兩個小時的車程就抵達斯洛文尼亞。

別以為他只種釀古老品種就頭腦古板,光看Bulfon酒莊網站設計,還有酒莊附設商店、精品酒店式房間,更重要的還是他們設計突出的酒瓶商標,是當地聖瑪利教堂裏的《最後晚餐》壁畫,在在顯示Bulfon有他非常現代的市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