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2 00:00
此時此刻 劉健威
一位外來朋友在香港開了家餐廳,投資數千萬元,但不數年間,餐廳倒閉,還負債收場,鎩羽而歸。
朋友非等閒輩,在國際飲食業叱吒風雲,行內人皆知;他做事亦穩重——之前來港無數次,觀察市場,方始「落錘」。無奈這是一個高風險、低回報行業,老貓燒鬚,時有所聞;尤其是外來者,要「接地氣」殊不容易。
其實大部分人出外覓食,都比較保守,消費理性——有位行家跟我抱怨,他性喜創新,店中獨特菜式不少,但最近做了一次顧客消費的統計調查,發覺最受歡迎的菜式竟然是「咕嚕肉」;換句話說,創新努力不是一步到位,還需要些時日,才讓顧客認識和接受;建立一家食肆的風格,是個很漫長的過程。
但別以為光是賣咕嚕肉就可成功——因為做得質素比你高,或價錢比你便宜的同行多的是,你總要給顧客一個理由,讓他到你那兒吃。所以只是因循保守,又未必可以生存。
先莫說賺了多少錢,在這行能不虧本存在下來,已經是莫大成功——近日聽到的都不是好消息——不是這家虧了幾百萬,就是哪家虧了幾千萬;而且,這都是蠻有經驗的行家。
故常跟外行朋友說,要是有人向你招股開食肆,千萬不要上當。
別以為菜做得好就會成功,這是最大的錯覺——好些失敗的食肆,菜都做得好、有個性。這行業邊際利潤奇低(不到一成),選址、市場定位、計算稍有差池就會血本無歸。
但這行業就是有一種魅力,吸引人們像撲火的燈蛾般投進來——有位行家,屢戰屢敗,依然屢敗屢戰,人都老了,手頭彈藥亦不多,竟然還在籌劃新店,這份勇氣毅力,真的動人。正如我過去所說,做飲食好像愛上了一個不應該愛的女人;一個笑靨,令你只看到她的好處,而忘掉她的殺傷力。
我說飲食業像哪種人?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