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6-01-09 00:00

環地視野 賴怡忠

蔡英文勝選 亞洲不會地動山搖

放大圖片

台灣總統與立委選舉日子已愈來愈近,由於2015年底前公布的絕大多數民調都顯示蔡英文領先第二名候選人近20個百分點,即使將第二、第三人的支持率相加,與蔡英文依然有近10百分點差距,因此她勝出的機會很高;加上民調也顯示立委選舉結果很可能出現民進黨單獨過半,或是民進黨加上綠營友黨聯合過半,掌握近六成席次的情形。在2016年1月16日晚上,我們可能看到民進黨不僅勝選總統,也首度在立院單獨過半的景像。在台灣政治史上,其意義會比2000年陳水扁意外勝選更重大。但這個選舉結果,對亞洲地緣政治的影響又會是如何呢?

由於北京當局對不公開承認九二共識的蔡英文,以及有台獨黨綱的民進黨深感不安,多次提到九二共識基礎如果被破壞,兩岸關係將會地動山搖,並在去年馬習會進一步加碼,說將會驚濤駭浪,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成果也會徹底傾覆。如果我們相信北京的聲稱,台海關係會被一個私下愛看韓劇,願意下廚房弄水餃給幕僚吃的獨身女性搞到山搖地動加海嘯,我們不僅要承認這個蔡英文實在有過人之能,也會感覺亞洲地緣政治結構真是脆弱到不行;然而,這種設想符合目前的現實嗎?

一帶一路反顯示經濟脆弱

亞太地區(或是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戰略結構,從2013年開始出現大幅變化。中國雖然是亞太的第一強國,但本身經濟發展狀態已明顯放緩,面臨結構調整的重大難題,不再是境外投資的首選,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內的多個機構都預期,2016年後印度、越南、菲律賓、印尼等國家都呈現比中國更暢旺的經濟前景。

雖然中國是亞太多數國家的最大外貿國,但已經無法扮演推動亞太經濟成長的引擎。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雖佔盡媒體版面,但這個至今連具體路徑都變來變去,像是個摸着石頭過河的計劃,主要還是個透過向外輸出基建以消化中國內部過剩產能,順便發展西向外交,這反而顯示出中國經濟的脆弱一面。

更重要的是,隨着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持續加碼,在2015年完成了美日防衞新方針,自此以美日同盟為基礎,加上日本從旁積極協助,亞太地區出現了美日澳、美日越、美日菲、美日印度、美日韓等多個「美日同盟加一」所建構出的新扇形安全架構,這是比2007年安倍「民主鑽石同盟」構想更大的戰略安排,也超越了美國在冷戰時代透過雙邊同盟所經營的亞太戰略規模;比RCEP談判更困難的TPP可以在2015年搶先達標,就顯示了這個新架構的威力。中美雖看似在南海激烈較勁,但意圖維持鬥而不破姿態不變,中國「一路向西」的「一帶一路」計劃,更像是表態無意對美攖其鋒。

習馬會壓毀台美最後互信

在2015年呈現出的「美國東進、中國西向」地緣戰略發展,在美台關係上,也表現出美國對台灣有着較過去7年不同的期待。雖然沒表現在軍售數額上,但美台軍務合作卻比過去更深化與複雜,美戰機降落台灣、旅級單位的美台聯合演練、AIT處長高調訪問台灣太空中心等,這些都是跨越雙方合作禁區的具體舉動。

只是馬政府似乎對此無感,以為只要維持對中綏靖,就可因台海相對無事而穩固美台關係。但美對於馬政府與中國過度親近已很有戒心,也對馬在東海、南海與中國搞曖昧十分不滿。與立場相對清楚的民進黨比較,國民黨與華府更顯分歧,11月的馬習會則是壓毀了支撐雙方互信的最後一根稻草。

北京有自信就不應憂心

美在去年中就表示不會為九二共識背書,也不認為蔡英文會大搞台獨,因此當不宣布台獨的蔡英文,在沒否認九二共識下,只因不承認九二共識就要背負導致台海與亞太地區驚濤駭浪的罪名,在這樣的亞太結構下,這種指控不僅沒可信度,也很難實現(除非中國有意玉石俱焚)。

基本上,如果中國大陸對兩岸統一有自信,就不會對蔡英文勝選這麼憂心忡忡。去年兩會期間習大大曾提到「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觀諸過去幾年兩岸關係發展,對這句話更應深刻體會。

賴怡忠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

如果中國大陸對兩岸統一有自信,就不會對蔡英文勝選這麼憂心忡忡。(路透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