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5-12-07 00:00

焦點人物 張綺霞

梁繼璋階梯回憶

放大圖片

走在西環山市街街口的樓梯上,知名電台人梁繼璋勾起了許多童年回憶,童年和青少年時期都在此地度過,哪個地方曾滑倒過,哪個地方目送遠走的巴士無法追趕,他都記得非常清楚。如今景物和人事都已全非,斜路上更設置了扶手電梯,從前只能一步一步走,現在卻能迅速在樓梯上移動,就如他與子女兩代人擁有不同的生命速度。

最近他應新地新閱會之邀舉辦講座「人生垂直跑」,以階梯比喻人生,分享多年來的人生路與閱讀心得。階梯就是現實世界,不同的階梯,猶如不同的職業範疇,若要轉換跑道,一切都要從頭做起,「究竟可以如何定位,總是不斷思考的事。」如何可以使自己不斷向上,也需要不斷的自我調整。

在人生的階梯上應怎樣走,選擇怎樣的路,每個人都不同。有些人會跨跳,有些人會跌倒,有些人走上有些人走下。有些人走得比你快讓你感覺自卑,也有些朋友走得比你慢需要幫忙,然而最終也要靠自己堅持走下去。回顧自己過去多年走過的路,梁繼璋自言人生並非不斷向上的,總會有懶惰愚蠢和迷惘的時候,例如他曾三出三進香港電台。

梁繼璋讀大學時因為聲靚,早於七十年代末已在港台實習,順理成章得到工作機會,但年輕時總想發掘不同的可能。「做了一段時間覺得麻麻哋,就轉了行,我這個人比較心多,做着新工作開始生厭,又跳回去。」第一次辭職,他跑到佳藝電視去,誰料不夠3個月倒閉。第二次跑到唱片公司做公關,發現自己不適合。走了兩次後,他覺得電台也不會叫自己回去了,然而港台第二台碰巧有空缺,見過台長吳錫輝,對方同意他回去,只是要從低做起,從前同期入職的同事全都比自己高級,甚至要被資歷較淺的人使喚,他也得接受。

「人生的決定從來都是無法後悔的,我也接受從頭開始。從散仔做起, 其實很難捱,老是撿豬頭骨節目來做,如夜晚8點到10點,凌晨兩點到6點的通宵節目,離開了數年已沒有知名度,自然無法分到黃金時間。」離開電台數年,他要花很大力氣才能重新得到聽眾支持,幾經努力終於穩住了陣腳,成為皇牌 DJ,主持長壽節目《瘋Show快活人》。

同時走幾條樓梯

在2003年,梁繼璋接受了公務員自願退休計劃離開港台,與妻子合作開辦兒童教育機構。隨後他又以「服務提供者」身份回到港台主持節目,但港台的違規做法備受批評,坊間又傳聞他收了近百萬元補償,惹來非議,最終他選擇離開,全心投入生意,但不久又獲網台邀請主持節目。如今他為D100網上電台主持節目,又兼顧生意、教學工作、電台主持和家庭,如同時走在幾條樓梯上。

「我覺得如今自己已沒有太多時間,我已接近六十了,要盡量利用人生多做不同的事。這不是說我要捱多些,從好的角度看,許多人找我做不同的事,也是對自己的認同,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我如今已經不介意樓梯上有些什麼在等我,而是更關心沿途能看見什麼。未來已經不重要,最重要是令自己和身邊的人快樂。態度更為隨意。」

如今看着子女走他們的階梯,他慨嘆走的路已與從前大不相同。「從前讀書不像現在那麼痛苦,沒有什麼休息時間,壓力和競爭也比從前大很多。」他舉例,許多學校都是提前教下一年的課程,甚至測驗出的題目是他們從來沒有讀過的,「因此他們走的階梯比從前斜,節奏快很多,也需要很多人從旁輔助和吶喊助威。從前我們比較自由自在,不會永遠活在大人的視線下。」

看書訓練好口才

雖然這一代的路更難走,但梁認為,這也代表他們得到和擁有的比上一輩多,「這也是順應社會的變化而產生的,已經不是一個人或一個家庭可以制衡或者說不。如今做家長有點是被整個潮流推着走。」

父母的管教方式也隨着時代轉變,不會一味打罵。「其實每個人的管教方法都不同,有些受軟有些受硬,棒下出孝子未必可行,打反而會有反效果。首先你要觀察自己的小朋友是什麼性格,打應該是最後的選擇,因為這會傷感情傷身體,而你也會愈打愈厲害。他們每天都有功課,每星期都有測驗,如果每次都要用打來管教,家裏也不會快樂。」

梁的父親為《華僑日報》記者,當時工資低經常要兼寫其他稿賺外快,從小梁就陪父親出入報館和在家寫稿,生活在文化氣息濃重的氛圍中,耳濡目染下他也自動拿起書來讀。年輕時,他很喜歡散文作家張君默,也熱愛衛斯理系列及連載武俠小說。口才了得的他,認為閱讀為自己帶來不少助益。

「好口才有三樣要練,第一要練腦,裏面要裝很多東西,如何裝?多閱讀,多看,多走走,了解世界其他地方發生什麼事,好的壞的都要看看,要懂得分析,讓自己與社會接軌。第二要練口,練習說話的速度、咬字等。最後就是要練信心,閱讀也能幫助信心,因為如果別人說什麼你都不了解,慢慢你就不敢加入對話中。」

他妻子經常帶孩子逛書局,讓他們自由選擇喜歡的書籍。「培養了興趣,一切都會變得自動,如我兒子會主動買很多書,到哪裏都拿着看。」而女兒則如同年紀的孩子一樣,喜歡看《老鼠記者》一類故事書,為了引起其興趣,梁也特地買下一系列的西方名著漫畫放在家中,希望她閒時翻看。

在網絡瀏覽和閱讀非常方便,紙上媒介開始有沒落的趨勢,但梁認為網上充斥譁眾取寵,以感官刺激為招徠的文章,對孩子來說未必是好事。因此他也為孩子添置小時候曾啟發自己的書,如三毛的遊記,希望他們多看,體會到閱讀不受地域時間所限、與不同作者進行思想交流的樂趣。

只是如今連閱讀也成為催谷學業的一部分,「我女兒幼稚園時已經有『每日一書』的功課,要看書然後寫書名。但這安排我也明白的,孩子還小,不會主動做對自己有益的事,不會主動做功課,不會主動練琴,需要給他們一些推動力,例如是獎勵、為他們規劃時間表。如果由他們亂跑,就去不了任何地方,達不了任何目標。」

不能盡信指示牌

他期待,這一代孩子能透過多方面的學習,有更強的思考能力,以面對將來的社會。「路上總會有指示牌,但人生階梯上的標示總是非常含糊的,不能盡信,希望小朋友懂得自己執生。從前教育總是填鴨式的,要把你塞滿,近來則轉為『通識』,希望你也能自己從多角度分析,要有獨立思考,究竟走這條梯是否對?會否有更好的方法?」

「年輕人出到社會,常常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可以做什麼,感到茫然。加上如今整個社會的風氣都很急功近利,股市樓市大升,對於一個薪金只有1萬,每年只加薪500元的年輕人來說,會對這環境很失望,彷彿10年後仍身處谷底,無法發圍。希望未來的社會不再如此,不要讓年輕人剛畢業後第一個想法就是去申請公屋或者進入金融公司,人生不應如此。」

撰文:張綺霞

攝影:陳縱宇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email protected]

他最近應新地新閱會之邀舉辦講座「人生垂直跑」,分享人生路與閱讀心得。

梁自幼生活在文化氣息濃厚的氛圍中,很小便愛閱讀。

梁繼璋讀大學時因為聲靚,早於七十年代末已進入電台工作,圖為他年輕時訪問曾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