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5-11-16 00:00

投資者日記 畢老林

IS發動恐襲的真正原因

放大圖片

11月15日,周日。法國首都巴黎於「黑色星期五」發生連環恐襲,經證實的傷亡人數逾400,震驚全球。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聲稱恐襲由其策動,法國總統奧朗德隨即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事件發生後,法國確認將派遣該國唯一航空母艦「戴高樂號」前往波斯灣打擊IS,以行動彰顯法國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

百姓的血為什麼而流

「伊斯蘭國」在聲明中揚言,該組織血洗巴黎,目的是報復法國參與西方在伊拉克和敍利亞針對IS的軍事行動,9月起且加強對該組織的空襲。從挾持人質槍手高聲喊出的話語可見,「伊斯蘭國」向無辜百姓發動冷血襲擊,正是對法國軍事打擊IS的「以牙還牙」。

戰場上的債由手無寸鐵的平民以血抵償,豈止野蠻無理,簡直滅絕人性。然而,極端組織以兇殘手段向其敵對者「報復」,過程中造成無數平民死傷,非但不令人意外,這個結果本身就是恐襲的目的。從電視畫面可見,巴黎連環襲擊觸目驚心,但IS策動恐襲,動機真的純為報復法國參與西方在伊敍的軍事行動嗎?答案若是否定的話,巴黎無辜百姓的血為什麼而流?

在決定派「戴高樂號」航母參與打擊IS前,法國在沙地阿拉伯已擁有6架颶風戰鬥機,另有6架幻影2000戰鬥機駐紮於約旦,並從9月起加強空襲敍利亞的IS目標。巴黎連環恐襲於11月13日發生,時序上跟法國針對IS的軍事行動升級配合得天衣無縫,「報復」之說也就順理成章。然而,有兩點令老畢不得不懷疑,「伊斯蘭國」欲蓋彌彰,策動恐襲另有原因。

戰場失利轉移視線

一、早在西方大國下定決心痛擊IS前,「伊斯蘭國」每隔三五七天便捉拿外國人質,將之斬首並把處決過程拍成影片公諸於世。巴黎恐襲發生後,法國總統奧朗德不待圍繞襲擊源頭的調查得出結論,馬上「冤有頭債有主」,高呼IS向法國宣戰。卻其實,在法國和其他西方大國決定打擊「伊斯蘭國」之前,IS已通過各種手段向西方「挑機」,宣戰豈在今天?血洗歐洲名城,又何須出師有名、以「報復」彰顯恐襲的「合理性」?

二、「伊斯蘭國」近年迅速冒起,風頭早已蓋過阿爾基達(Al-Qaeda)。IS的主要「賣點」是該組織有能力在中東攻城略地,並佔領經營在戰事中拿下的「地盤」,以此嘲諷阿爾基達「好睇唔好食」,只懂失驚無神在西方發動震驚世界的恐怖襲擊,徒具「視覺效果」,無法帶來實益。巴黎恐襲和數天前發生的俄羅斯客機在埃及西奈半島上空爆炸疑似恐襲,「伊斯蘭國」俱迅速承認責任。如此高調向外國目標發動震驚全球的恐襲,似阿爾基達多於「伊斯蘭國」。IS難道忘了當初怎樣「奚落」阿爾基達了嗎?

必須看到的是,血洗巴黎只是近日發生多宗與IS相關事件的「高潮」;把這幾幕串連在一起,巴黎恐襲的真正動機便呼之欲出。首先,美國上周宣布,IS第一紅人「聖戰約翰」可能在美軍一次無人機空襲行動中被炸死;未幾,又有消息指IS在伊拉克戰略重鎮辛賈爾(Sinjar)和敍利亞東北部遭遇重大軍事挫折。

「咁啱咁橋」的是,近日先有俄國客機爆炸,後有巴黎恐襲慘劇,俄法在敍利亞雖各自執行任務,在涉及「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中並非同盟,但兩國空襲皆對準IS目標而發,令人不得不懷疑俄機爆炸和血洗巴黎兩件事,既有令西方百姓和俄民提心吊膽、天天活在恐懼中之意,更重要的是透過恐襲告訴IS的支持者(包括在西方國家生活的激進穆斯林),該組織在伊敍戰場上遭受的「少少苦楚」,半分不損IS向全球宣戰的能力。如此這般,巴黎平民無辜成為「伊斯蘭國」掩飾在伊敍節節失利、藉恐襲轉移視線的犧牲品!

世界恐無寧日

這個假設倘若成立,那便等於IS於西方策動恐襲的頻率,跟該組織在伊敍戰場上的得失成反比,戰況有利恐襲發生機率較低,反之則危機大增,西方國民勢必寢食難安。

從巴黎恐襲的規模和高度協調性可見,IS為行動部署演練多時,視「策略需要」選擇最適當時機出手。如果IS在伊敍的戰況與西方恐襲之間確實存在「逆向相關性」,世界從此恐無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