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基金 | 2015-10-23 05:00

富達國際

長債可分散投資組合風險

放大圖片

美國聯儲局的加息預期是今年以來最主要的市場焦點,隨着環球金融市場因此而波瀾跌宕,投資者亦不禁會問,究竟從較長存續期資產中賺取的額外收益,是否可以蓋過因利率即將上揚所帶來的風險。

債券存續期有兩個定義

所謂債券的存續期(Duration)存在兩個定義:第一,就是指投資者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通過債券的內部現金流收回全部資金;第二,就是指債券對於利率變化的敏感度,存續期愈高,則敏感度亦會愈高。換句話說,如果投資者想要降低其投資組合對利率的敏感度,便需要將組合內存續期較短資產的比重加大。

然而,在目前的非常投資環境下,將存續期降低後,投資者未必可以達到投資債券最主要的三個目的,即是持續且穩定的收益、低波幅及自股票市場中分散風險。

短存續期資產孳息較低

投資於較短存續期資產時,投資者有幾點需要特別留意,首先,較長存續期的債券,孳息率會較短存續期的債券為高,所以當投資者選擇較短存續期債券的時候,相對而言就會損失部分潛在收益。此外,債券組合的存續期愈高,與股票的相關性亦會愈大,相對上其下跌風險就會有所增加。

值得留意的是,將投資組合部分配置於政府債券之外的定息資產,其實亦可有效降低組合對利率的敏感度。因為這些債券的孳息水平主要受違約風險及流動性風險所影響。另外,資產類別如企業債及高息債等,其回報來源不一,與利率周期的相關性亦相對較低,因為普遍而言,當其回報由信用所組成的部分愈大,則其相對國債孳息變動的敏感度就會愈低。

債券及存續期助分散風險

對於分散投資組合的風險,債券及存續期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因為可提供持續且穩定的收益、低波幅及股票之外的分散作用,以金融海嘯時期為例,組合中的定息資產部分就可有效緩衝股票市場大幅波動所帶來的影響。

的而且確,某些時期定息資產未必能發揮上述的作用,譬如說是在「退市恐慌」(Taper Tantrum)的時候,但從長線角度看,債券市場更多是由增長及通脹預期所帶動,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低增長、低通脹環境將仍然持續,故此投資於較長存續期債券可為組合提供不俗的分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