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宏觀分析 | 2015-09-07 12:59

陳敏蘭

市場過慮 97年危機不會重演

放大圖片

中國人民銀行加強滙率靈活性的舉措獲得倡議自由市場的人士的贊同,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但是對於亞洲經濟和投資者而言,人行選擇的時機實在是非常不理想。很多投資者將這一重要機制的調整視為中國經濟進一步惡化的跡象,其他則解讀為亞洲貨幣失去支柱。人民幣的趨勢性貶值將會對其他地區性貨幣產生壓力,有可能引發資本從該地區逃離。

簡而言之,中國讓投資者坐立難安。中國經濟規模達到11萬億美元,佔亞太區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高達44%,中國需求停滯對其鄰國的影響巨大。亞洲經濟表現的確是全面性的令人失望,貨幣也下跌。有些國家的家庭債務水平令人擔心,如新加坡;有些國家則面臨政治不確定性,如馬來西亞。

亞洲地區抗禦力大增

但是,與1997年金融危機的相似之處,最多就是如此。我們可以見到此時已非彼時,整個亞洲區域的抗壓性大幅增強。重要的是,硬通貨外債與整體外滙儲備的比例已經小得多,使得亞洲國家資產負債表更能應對貨幣貶值。同時,更為浮動的滙率機制也讓央行不需要有任何風吹草動就進場干預--這是造成1997年危機時該地區利率惡性上升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亞洲貨幣近期走弱大多是源於美元全面上揚,以及預期美國將展開加息循環,而不是該區域基本面嚴重惡化。亞洲央行基本上將弱勢貨幣,視為有助於降低經濟增長壓力和經常賬不平衡。

除此之外,我們並不認為中國的舉措是意在讓人民幣大幅貶值,或是中國經濟急速惡化的跡象。在財政實力穩健以及貨幣政策仍有廣大的空間下,中國政府在支持經濟增長上能夠先發制人。在調整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後一周,央行再度出手,今年第四度減息同時也調降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

對亞洲貨幣影響不一

然而,人民幣貶值的確讓亞洲貨幣頓失中流砥柱。更加浮動的人民幣滙率,意味着亞洲國家/地區的貨幣也會跟着調整,尤其是與中國同為出口競爭對手者。因此,部分亞幣跌勢更甚於其他貨幣。

台灣、韓國和泰國在出口方面與中國的貿易關連度相對高,其出口也與中國類似,因此,這些貨幣更易於跟進人民幣貶值。新加坡的貿易也與中國相似,不過由於新加坡金管局以貿易加權基礎管理滙率,新加坡幣不僅是反映人民幣,也會跟進其他主要貨幣的走勢,如歐羅和日圓。

而印度盧比和菲律賓披索貶值的幅度也會相對小。印度與中國的貿易往來相對較小,而菲律賓經濟是以內需為導向,也不容易受到中國進口需求放緩的影響。

印尼和馬來西亞都是中國的主要大宗商品進口國,但這兩國貨幣最主要的風險來自於外資持有該國的債券比例偏高,分別達到40%和50%。這使得一旦美聯儲開始2006年以來的首次加息--不是9月就是12月,印尼盾和馬來西亞幣將特別容易受到外資減倉的衝擊。

歐羅區和日本股市最吸引

全球而言,來自中國的偶發性震盪仍會讓國際金融市場感到不安,特別是新興市場。以全球股票的角度,我們認為,歐羅區和日本仍最具吸引力,因此兩地將受惠於企業獲利改善和超寬鬆貨幣政策。

在亞洲,鑑於經濟基本面仍疲弱且貨幣看貶,我們認為,選擇具防禦性的市場將能取得較好的表現,包括獲利增長高於區域平均的印度,有着較佳防禦性組成的新加坡,以及能夠受惠於美國復甦的台灣。

同樣的,全球債券資產配置中,我們偏好美國和歐洲高收益債券,與政府債券相較,此類債券能提供較高的收益率。在亞洲,高收益債券亦相對吸引,這個類別多數為中資發行人,其借貸成本仍然可控,而中國境內充沛的流動性也能緩和人民幣貶值的不利影響。

基本而言,因中國而起的信心危機有些過度。雖然亞洲經濟增長可能暫時無起色,但1997年危機重演的可能性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