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宏觀分析 | 2015-08-19 05:00

孔睿思(Russ Koesterich)

商品股估值偏低 可留意

放大圖片

單看近期的新聞頭條,一般人都會以為,今年表現最差的金融市場非希臘及中國莫屬。然而,即使負面消息不斷,彭博數據顯示,雅典交易所年初至今的跌幅只在5%以下,而上海證券指數在大挫後年初至今仍然錄得逾10%的升幅。

今年的真正輸家其實是商品資產。根據彭博的數據,由年初至7月底,原油價格下滑約一成、白金價格下跌近兩成,而咖啡價格也下跌近三成。以涵蓋22種商品的彭博商品指數計算,整體指數現時已處於13年來的低位。商品被拋售,源於多個因素促成。

全球經濟增長放緩

半年已過,全球經濟今年很可能迎來另一個失望之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將今年全球經濟的增長預測,調降至低於去年的水平。美國方面,根據彭博的數據,今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測自2月以來已下跌接近一個百分點。由於經濟增長放緩,商品的需求連帶下降,因而不利於周期性商品例如能源及工業金屬的表現。

預期聯儲局將加息

儘管經濟景氣未如人意,但美國聯儲局仍有充分理據在秋季加息。市場對貨幣政策的期望正影響商品市場,正當聯儲局即將恢復加息之時,其他主要央行則維持寬鬆政策,貨幣政策分途而進的局面,未來很可能持續推升美元滙價,而美元年初至今已升值8%。此外,若干商品(尤其是貴金屬)也因實質利率上升而受到衝擊。

供應過剩拖累價格

供過於求是損害能源價格的其中主因,尤其是原油價格。雖然美國鑽井數目急速下跌,但根據彭博的數據,效率提高仍使美國國內產油量自去年底以來上升約50萬桶。除了美國的產量仍暢旺外,投資者也憂慮來自中東地區的石油供應將增加,甚至有機會在未來進一步大增。基於伊朗石油有可能重返市場,其他中東產油國似乎紛紛加大產量,以捍衛市場佔有率。在沙特及伊拉克持續增產下,根據彭博的數據,石油輸出國組織年初至今的產量每日已上升超過150萬桶。

基於上述各項因素不大機會在短期內改變,意味着商品價格很可能繼續受壓,而對投資者來說,商品生產商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將較商品本身為佳。不少商品生產商的股價現時已反映了大量壞消息,舉例說,根據彭博的數據計算,以標準普爾500能源指數計算,美國能源類股現時的市賬率約為1.6倍,較大市出現高達40%的折讓,也與2009年時的低位相若;至於金屬類股的折讓幅度則更大,以標準普爾金屬及礦業精選行業指數計算,現時的股價已接近賬面值,市盈率亦只有11倍。然而,當商品供應削減(例如最近銅材生產商Freeport-McMoRan 表示將減產)應有助於限制供應,並穩定價格。

不過,目前來說,基於商品價格仍然下滑而全球經濟繼續慢速增長,現時不宜進取地買入商品生產商的股份,但希望在市場受壓時趁低吸納的投資者,則不妨可多加留意此類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