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5-07-31 00:00

財經DNA 羅耕

1950年前的美滙

放大圖片
昨文看過早年的美息,早年的美滙又是如何呢?近期,專攻滙率制度的Sebastian Edwards在NBER發文(w21380),展示其編制的貿易加權實質美滙指數,較闊一條(藍)籃子包兌英、加、法、意、瑞五國,但歷史較短;而較長歷史的則僅包頭三國(紅)。 以前見慣都是1967年起的美滙,今圖所見,或許因其實質計價關係,美滙未見呈17年一上落之規律。在1943至1946年二戰期間,美滙急挫,情況恍如2006至2008年間,海嘯令美滙由90跌至近70。再倒推十餘年,則1933、1934年一跌便如1994、1995年。 美滙強的日子,如1920年代大蕭條前、1934年後復甦或1946年起的戰後,都是好 ...

(節錄)全文共33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