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宏觀分析 | 2015-07-08 05:00

孔睿思(Russ Koesterich)

應對利率轉變的投資選擇

放大圖片

市場幾乎一致預期9月份聯儲局將加息,不少投資者可能已準備將資產轉移到一些傳統的「避險」資產,但仔細分析,該類資產在利率上升的環境下並非最有利。投資者應留意金融、健康護理類股份和固定收益產品,應對利率隨時轉變的市況。

傳統避險資產未必避險

部分傳統的「避險」資產,其實有可能並非如表面上那麼低風險。除了存續期較長的國庫債券外,這類所謂「避險」的資產還包括高息防守類股份如公共事業股,另外還有貴金屬,但兩類資產對實質利率變化均十分敏感。以美國公用事業類股為例,此類股份通常被視為低風險,但最近卻持續下跌,表現顯著落後於大市,主因是投資者基於利率上調重估股份的價值,以致觸發公用事業類股被拋售。

另一種看似「穩健」的資產是貴金屬,例如金、銀等及其他商品,目前的走勢也與過往的表現一致,此類商品對實質利率上升極之敏感,因此對投資者可提供的保障也不多。

金融及健康護理股較可取

要駕馭利率走向轉變的影響,投資者可考慮投資金融和健康護理這兩類股份,因為銀行類股份有機會因利率上調而獲益,而偏重於防守性較強資產的投資者,則可考慮健康護理類股。有別於公用事業或電訊類股,健康護理類股在利率上升時的相對表現一般較佳。

至於債券孳息率,我們認為今年餘下時間有可能逐步攀升,但大部分的調整大致上已經出現。雖然與歷史標準比較,債券孳息水平仍然偏低,但在債息近期飆升後,長期債券現已重現價值,現時的估值看來較合理,或至少已不再處於偏高水平。不過,以上的展望所建基的前提是,債息未來將在較長時間維持在低水平上,一方面由於通脹處於較低水平,且相對穩定;另一方面,機構投資者為要履行償付責任須購買債券,而人口老化亦促使投資者偏向於獲取收入的投資工具,因而繼續為債券帶來需求。以上種種因素結合起來,意味着實質利率很可能會回落至較10年或20年前更低的水平。

在固定收益市場尋寶

對投者來說,綜觀大局的啟示並非加碼投資於債券,而是戰術性地在固定收益資產中發掘機會。較可取的包括免稅債券、高收益債券和抗通脹證券(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

免稅債券在第一季大部分時間因湧現大量供應以致價格受壓,但現時的表現已開始回穩,長期市政債券的孳息率有機會較美國國庫債券為高。

高收益債券雖然近期表現落後,但高收益債券的收益不俗,而隨着經濟景氣改善,也降低了高收益債券違約率顯著上升的風險。

抗通脹證券即使我們預期通脹不會明顯升溫,但孳息回升已使抗通脹證券重現一些價值。雖然投資者也許不希望增持此類資產,但投資組合現時集中於傳統債券者,可不妨考慮持有一些抗通脹的投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