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ETF | 2015-06-30 05:00

Jeffrey Johnson

A股與經濟背馳 長遠前景佳

放大圖片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與股市表現卻有點背馳,令人大惑不解。近年中國經濟持續減慢增長,今年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幅度比金融危機之前減少超過一半。更甚的是,由於持續面對結構性挑戰,包括人口結構趨勢欠佳、生產力增長減慢,以及國內房地產和製造業明顯出現產能/供應過剩的情況,可能會令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不過,即使中國近年經濟表現比較疲弱,而且前景受壓,但投資者對中國股票仍感興趣。於2014年11月21日至2015年6月15日期間,上證綜合指數累計已上升105%。然而,當近期經濟出現穩定增長及溫和回升的跡象,A股市場又呈反向表現,於過去兩周下跌近20%。

股票市場表現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背道而馳,令人難以理解,但領航過往研究顯示,經濟增長和股市表現兩者之間的關連其實不大。因此,根據增長前景預測股票回報或有誤導之嫌,原因是市場對經濟增長前景的看法早已反映在股價上,因此只有超出預期的增長才有機會刺激股市表現。然而,意料之外的因素往往很難預測。就中國而言,經濟增長放緩或於下半年回穩早已反映在股價上。

小型股估值偏高

相對於其他規模差不多的成熟市場,中國股市使用槓桿和散戶參與的比率較高,都是導致A股市場波動和交投量上升的原因;而估值低、寬鬆政策支持,以及增長和盈利展望較市場預期為佳,均有助推動市場自去年底展開升勢。

事實上,在2014年11月21日人民銀行減息之前,市場早已反映對重大金融風險和經濟硬著陸的憂慮,令估值在低位徘徊,大部分基金因而減持中國股份。然而,自去年政府加推刺激經濟措施並推進結構性改革,例如削減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逐步推出基建項目、放寬房地產政策、向政策銀行注資、推行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計劃等等,燃起市場參與者對流動性增加、經濟增長和盈利前景改善,以及金融風險降低等的預期。由於持續受到此等因素的支持,投資者預期經濟硬著陸或出現系統性金融危機的機會下降,令風險溢價開始下跌,估值從低位反彈,升至目前的水平。

我們認為,股市上升,部分至少是來自基本因素的支持,但要擔心的是,股市是否已升得過高。所以我們會問,估值是否已升至值得關注的水平?

上證綜合指數估值已見上升,於2015年6月12日升至5166點的高位。其時,上證綜合指數12個月預期估值為20倍,依然低於中長期平均水平,雖然高於部分國家,但過往一直如此。然而,如果將銀行股等大市值股份(其估值較能與環球同儕比較)剔除在外,指數的估值則大為提高至29倍的預測市盈率。如細看中、小型股更令人憂慮,中國創業板(旨在吸引創新和快速增長的企業)市場的估值最近升至大概77倍預測市盈率(歷史市盈率為122倍),而深圳股市估值已升至歷史高位的90%以上,目前估值的吸引力無疑已遠遜於2014底時,市場若干部分(例如小型股)似見泡沫跡象。 由於估值處於偏高的水平,對於市場憂慮估值與基本因素並不一致,導致波動性加劇,並不感到意外,過去兩周上證綜合指數便下跌近20%。

落實推行改革利股市

雖然近期股市急跌,但現階段很難推測此一升浪是否結束。經過近日的調整,估值目前已見下跌,上證綜合指數12個月預期估值目前為16.5倍,但以中小型股為主的深圳綜合指數及中國創業板,估值則仍然偏高。短期而言,政府推行寬鬆政策,如於6月27日人行便同時減息及調低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家庭資產持續重新分配,或會繼續支持中國股市的表現,而中國資本賬戶或會進一步自由化,料亦繼續提振投資者的興趣。不過,倘若刺激政策措施或經濟和盈利的反彈幅度遜於預期,大市有機會再作調整。

資料來源:Datastream及彭博,截至2015年6月29日。

中長期而言,如政府能夠落實推行結構性改革,成功地平衡經濟增長動力和釋放生產力,基本因素料可追上估值。中國政府的財政和金融改革近期已取得顯著的進展,展望未來,推行國企改革以提升效率及發展混合擁有權計劃,以及透過市場改革促進能源和資源價格及農地市場自由化,均是值得關注。

由於經濟增長與市場表現回報之間的關連不大,加上中國市場和經濟前景存在風險,我們認為長線投資者於投資中國時應著重投資多元化,而不是限於追求與增長相關的市場升幅。中國經濟的增長步伐雖然放慢,但其於全球的地位只會愈來愈重要。投資於中國市場,有助投資者參與中國在全球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上升的機遇。此外,隨着進入A股市場的途徑增加,意味着有更多機會投資更多於中資公司,包括非國企及現時H股市場並未充分代表的若干市場板塊。由於A股市場與環球其他市場的相關性甚低,環球投資者可以從投資A股市場達到多元化投資的好處。因此,我們重申支持長線投資的看法,建議投資者應持長遠目光,維持多元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