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ETF | 2015-06-16 05:00

易亞投資

海外科網股回歸A股市場的懸念

放大圖片

6月9日美國東岸時間,MSCI明晟正式宣布現階段並未能把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內,但MSCI已積極地再進一步與中證監合作,務求能在兼顧投資額度,流量和利得稅等多方面情況下,能有系統地納入A股。同時,MSCI表示納入A股的初期,以5%的局部納入作開端將最為恰當。當機構投資界普遍對MSCI在A股納入的方向感到專業及認同時,另一新市場趨勢正意味着A股市場有可能增添一批強勁的「外援」。

出現頻繁的私有化建議

就在過去一星期內,已有兩家非常具規模的公司,收到私有化業務的建議。6月10日,世紀互聯,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發出官方通告宣布,接到該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陳升及金山軟件(03888)和清華紫光國際的私有化要求,計劃收購尚未由買方(即金山軟件、陳升及紫光集團)擁有的世紀互聯全部已發行普通股,收購價為每股世紀互聯美國預託證劵股份現金23美元。消息一出,世紀互聯股價即日攀升超過10%。

就在同一天,另一在美上市的中國房地產綜合服務商易居,其董事局主席周忻與該公司在中國的天使投資者之一的沈南鵬共同建議,以每股7.38美元向易居中國董事會提交私有化收購要求。與世紀互聯股價情況相似,易居上周股價錄得超過19%的升幅。

回歸A股市場並非No Brainer

從市場上對大型科網公司私有化建議的反應,明確地反映出投資者對方案落實的憧憬,因為私有化的動機極有可能是將已私有化的科網公司,在A股或國內市場重新上市。從近期A股屢創新高的表現來看,科網公司很大機會有較佳估值,使重新在A股市場上市十分吸引。但實際上,整個「回歸」的過程除在美國退市外,更為重要的是如何拆解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y)結構及如何重新在中國股票市場上市。

VIE結構,其實就是能允許同股但不同權的制度,而此制度亦容許合夥人制,因此阿里巴巴最終決定放棄香港轉至美國上市。除此之外,VIE結構能讓海外資金直接投資到上市公司,這正是很多中國科網公司在美上市的原因(中國本土對海外資金直接投資較多管制)。至於在A股市場重新上市,基於A股市場對收入規模、利潤、股權結構方面有較嚴緊要求,因此不難理解當中有相當的細節需要商討。

N股率先被納入MSCI指數

在MSCI公布關於納入A股的決定前,花旗銀行發表了一份報告,認為今次A股「入摩」機會不大,並預期「入摩」很大機會在2016年中發生。而「入摩」後,要到2017年外資資金才正式流入,屆時將有500億美元在2017年中流入A股,僅相當於現時A股每日交易額的60%。然而,報告估計,至2015年底,將有400億美元流入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簡稱N股),總額相當於N股過去3個月平均每日交易額的11倍。

在「互聯網+」的戰略發展前提下,加上不斷出現的私有化和合併新聞,N股在2015年不斷出現突破性的表現。互聯網技術公司網易首兩季升幅達60%,而一年累積升幅更高達98.9%。分類網站公司58同城受惠於早前與趕集網合作的消息,股價與2015年頭相比已錄得約100%升幅。同時,由於MSCI已決定由今年11月起,將N股納入MSCI中國指數及新興市場指數,當被動型投資者跟隨MSCI指數基準而納入這些N股,股價將進一步上漲。為此,投資者絕對應密切注視投資在N股的ETF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