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宏觀分析 | 2015-06-10 05:00

格羅斯

藍先生(上)

放大圖片

一名藝術顧問向《紐約時報》表示:「這展現過度至極點!」他其實不無道理。撇開蘇富比不談,佳士得於5月拍賣周的成交額已高達10億美元,金額足以媲美曼哈頓高層公寓的瘋狂售價。隨着股市飆升,獲利不少的投資者總要找個方法把錢花掉,與其買基金,為何不買幾幅名畫?

我從來都不熱衷藝術,最多只會把插畫師Norman Rockwell創作的《週六晚報》封面裱起,但有次當他備受注視的插畫推出拍賣時,我與妻子Sue便開始產生興趣,開始訂閱拍賣行的通訊。無可否認,欣賞畢卡索(Picassos)、羅斯科(Rothkos)或現代收藏家瘋狂熱捧的藝術品其實相當有趣。我並非專業的鑑賞家,往往只是被迫欣賞Sue的作品,因為她喜歡臨摹著名的畫作,借助投影機複製原作的輪廓,再填上顏色。她總是說:「為什麼要花2000萬美元?給我75美元,我就能為你畫一幅。」事實上,我們睡房的壁爐上便掛了一幅有Sue簽名的畢卡索名畫。

克萊因是非常特別的畫家

我嚴重缺乏藝術天份,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沒有控制手腳協調及繪畫能力的右腦。但當我細閱收到的拍賣目錄時,便發現並非只有我缺了右腦,有些藝術名家也一樣,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便是其中一例。我在佳士得二十世紀藝術拍賣目錄中看到他的兩幅矚目作品,標題後註明了其生卒年份(1928-1962),「1962」大概是指他已去世,真可惜,因為我無法與他來個右腦大比拼。

但是,我發現我們都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因為他的作品根本與我畫的自畫像無異,唯一分別是他能從中獲利。容許我先介紹他的第一幅作品供大家仔細欣賞:

這幅令人摸不著頭腦的作品題為《IKB》,據佳士得所描述,作品材料包括「顏料及合成樹脂,塗於畫板上」,整幅作品只有一片藍色,大小為8吋乘7吋,雖然在藝壇備受推崇,但我卻覺得有點偏小。然而,作品最後以3.5萬美元成交,可能克萊因筆下的藍色是世上最藍的藍色,但卻少了創意與右腦。

再舉一個例子證明他的腦袋有個黑洞,我再分享他第二幅較為人熟悉的作品《IKB 121》,大小為17吋乘14吋,估價為15萬美元:

相信了吧?克萊因是個非常特別的畫家,他甚至自稱為「單色克萊因」,原因顯而易見。他必定深明一個重要的道理:如果找到新的題材,便要好好善用。雖然我的法語不佳,但最近亦嘗試於酷似通靈的夢境中與這位鬼才對話,我尊稱他為藍先生。我說:「我的好朋友藍先生,我在藝術世界的題材到底是什麼?」以下就是他的建議:

我想我早應該料到。但當他幽幽的聲音逐漸遠去時,我聽到他說:「藍色是我的專利,你不如試試紅色。」我們果然是心靈相通。

政策分歧造就投資機會

姑勿論是人生模仿藝術,還是藝術模仿人生,現在先轉到左腦,分析一下當前的金融市場。債券方面,我把握「難得的機會沽售」(是我的名句還是飽受抨擊的言論?)德國國債,但執行方面卻有待改進。不過,這正是全球過度放寬貨幣政策衍生的投資機會,貼近零的政策利率與央行爭相推出量化寬鬆措施,繼續促使投資者錯誤投資於金融資產,而非實體經濟。而耐人尋味的是,各地央行似乎與相關經濟體處於不同的周期。舉例而言,歐洲央行將於未來一年繼續購買價值7000億歐羅的資產,而美國聯儲局則急不及待要於2015年底加息。這些差異令全球資產價格仍然出現顯著差距,造就吸引的套利機會。例如10年期美國國庫債券仍比10年期德國國債出現175點子的溢價,而長期平均值則為25點子。在保守投資者仍在靜觀其變的時候,購買美國國債及沽出德國國債便能於息差收窄及孳息率回升時帶來潛在資本回報。

貨幣╱財政政策的分歧及突然實施相關政策,造就了上述的投資機會。高風險資產市場亦能找到差距懸殊的例子,例如企業債券、高收益債券及部分股市估值,皆比歷史平均值偏離最少兩個標準差,但投資者卻不能假設所有類別或地區的資產價格最終將會重返歷史平均值。我在2009年的〈新常態〉及2014年〈新自然政策利率〉文章中作出剛好相反的預測。在〈新常態〉中,我認為高債務比率及其他結構性阻力將會令美國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而〈新自然政策利率〉則指此市況會令未來的政策利率顯著下降,而且各國的變化將會有所不同。相信連格林斯平也無法理解這個複雜的難題。

投資者如何能够在市場上獲利?我們在下一期專欄中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