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8 00:00
戲上心頭 張錦滿
成/敗也布萊希特
香港藝術節委約的《烏合之眾》、康文署委約的《小城之春》,前進進劇團載譽重演的《醜男子》,都用上布萊希特戲劇方法。戲法各有各施,本來沒什麼好壞之分,準則只是應用適當與否。上述三製作,有善用布氏劇法,亦有錯用,看官判斷可也。
追兇40年不罷休
喻榮軍編劇的《烏合之眾》根據事實,講文革時期重慶,13歲少年隨母親到親戚家躲避武鬥,母親卻被群眾中一位青年開槍打死在兵工廠門外。他決心為母親報仇,一直不捨追蹤該名只判三年徒刑的兇手,從重慶追到北京、上海,甚至來到2014年雨傘運動的香港,40多年都不罷休。
如此內容文革戲,很有重量,照理劇力激情澎湃,戲中不乏聲嘶吶喊控訴場面。然而喻榮軍把該題材高高舉起,卻輕 ...
(節錄)全文共133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