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5-05-07 00:00

天圓地方 劉勵超

荔枝窩醒來了

放大圖片
近年興起一股都市人務農的潮流,據聞漁護署的農地復耕計劃反應熱烈,要求該署協助尋找農地者眾,但同時卻不乏長期棄耕農地,長滿雜草樹叢,人走在其中也茫然不知原來數十年前是片片豐盛的稻田。過去三、四十年直至最近,被地質公園、郊野公園和海岸公園環抱的荔枝窩村,就是有地無人耕的例子。該條有幾百年歷史的客家圍村,歷代村民充分利用天然資源和地理環境進行今天崇尚的有機或無公害可持續耕種和撈捕海產,養活世世代代的村民。奈何因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及其他經濟因素,務農無法令該村繼續發展。六、七十年代起,大部分年輕村民越洋謀生,年長的陸續遷居大埔和沙頭角,長住該村的村民寥寥可數。昔日的溪流、果樹、梯田,與其說村民把田地交 ...

(節錄)全文共128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