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宏觀分析 | 2015-04-23 05:00

陸庭龍

債轉股大有可為

放大圖片

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聯儲局帶頭把利息推至近乎零,其後英國、歐洲及日本等主要央行亦接連跟隨,長時間低利息環境,促使環球資金湧入債券市場尋求回報,當中來自私人投資者的需求佔了大多數,然而這情況不無隱憂。

債券流動性風險增

一直以來,債券市場以機構投資者和主權基金主導,因此即使此類資產大多是通過場外交易,價格走向相對穩定和理性。但如今私人投資者也參與其中,供求關係與遊戲規則也起了變化。與股票在交易所交易不同,債券在場外交易透明度較低,而且私人投資者掌握的資訊一般較機構投資者少,因此當市場出現什麼風吹草動,私人投資者顯得十分被動。而由於機構投資者持貨量減少了,他們也缺乏「護盤」的動力,這將導致買賣差價大幅度拉闊,甚至無人接貨,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流動性風險。

近年來債券基金大受歡迎,投資者通過債券基金投資債券雖然可減低流動性風險,然而由於基金經理有可能面對贖回潮而被逼在市場低價拋售,直至市場回暖才再次買貨,這將導致「高買低賣」的情況出現,基金價格難有表現,況且債券基金是沒有到期日,基金價格下跌後並不知何時才「見家鄉」。

及早部署仍未為晚

若果持有一些信貸質數較好,有固定到期日的單一債券還好,即使二手市場價格波動,投資者選擇一直持有至到期日仍可避免虧損。但現時投資級別債券孳息處於歷史低位,5年期到期的孳息只有3厘,但卻要承擔二手市場和流動性風險,投資價值欠奉。

最近國際油價已從低位回升,未來數月美國通脹數據上升機會增加,筆者看美國快將確認實際加息日子,屆時剛才提及的債市風雲便會出現,現時及早部署減持債券亦未為晚也。

派息股具多項優勢

投資者可能不捨得放棄債券每年3數厘的利息,但大家回頭一看,股票市場裏有同樣股息率的大公司比比皆是,而且他們的股息還有增長空間,受加息影響較輕微。況且股票的流動性遠勝債券,即使美國加息令市場震盪,投資者在股市套現較容易。

過去幾年環球基金以至本地投資者對於中港股市看法保守,因此持貨量偏低,市場上有大量資金等待中港股市調整「入貨」,情況與樓市一樣,易升難跌。投資者要在股票市場上,尋找相等於債券3數厘,甚至高息債券8至10厘的回報實在不難,購入正股或者股票掛鈎產品等選擇多不勝數。

今年下半年當市場面對美國加息及內地資金進一步湧入內地及香港股市之時,債轉股對投資回報的影響將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