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宏觀分析 | 2015-04-22 05:00

林柏富

一帶一路建設 多方互利共贏

放大圖片

2013年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由此開啟。「一帶一路」依靠中國與其他國家現有的雙(多)邊機制和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共同體。

中西部經濟增長重要契機

在近日舉行的博鰲論壇上,習主席重提「一帶一路」的10年計劃,同時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三部委在3月28日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的文件。自此中國宣導的「一帶一路」有了綱領性檔。根據報告描述,「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東起活躍的東亞經濟圈,西至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主要覆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三條國際大通道,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的兩條國際大通道。而國內方面,報告最終圈定重點涉及的18個省,及上海在內的15個沿海城市的港口建設。「一帶一路」建設以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為引導,以內陸重點經濟區為腹地,加強東西合作,為中西部經濟增長帶來重要發展契機,實現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加快國內產業結構升級

發改委表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議題。與大型設施的聯通相關產業,包括鋼材、建材、玻璃等產業,都會因此走國門,尋求新的增長點。且為配合沿線各國發展戰略的對接,相關的配套服務設施,包括金融、保險、交通、運輸、物流、文化傳媒等產業都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亦表示,「一帶一路」是一個複雜的體統工程,國家的製造業、農業、服務業、旅遊業、文化創意產業都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新的增長點。「一帶一路」建設將大幅拉動包括基礎設施在內的投資,促進就業和消費,並加快國內產業結構升級,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持久動力。

世界各國將得到更多投資機遇

為配合基礎設施的建設,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在博鰲論壇上,俄羅斯、荷蘭、澳洲和巴西等國都表示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中國財政部透露,目前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已增至57個。亞投行的建立滿足了廣大發展中國家對於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將各國和地區的資金與需求有效地聯結起來。據統計「一帶一路」的構思將覆蓋全球超過64%的人口,30%的GDP,屆時世界各國將得到更多市場、投資、合作等機遇。

而對於中國大陸來說,習主席在博鰲論壇上表示,未來5年,中國進口商品將超過10萬億美元,對外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出境旅遊人數將超過5億人次。推進「一帶一路」有利於中國在更大範圍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拓展市場空間,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實現新常態經濟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