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2015-04-13 00:00

此時此刻 劉健威

學生之憂

有學生領袖擔心因為曾參與「佔中」,畢業後找工不易。 希望是他過慮了。 七十年代不是這樣的,尤其是日本,恰恰相反,大公司爭相聘用曾參與社會運動的學生領袖;道理很簡單——但凡發起、領導運動的學生,第一是有創意和新思維,勇於批判現實和改變現實;其次是有領導才幹;這正是大公司最需要的人才,哪有排斥之理?即以香港為例,七十年代參與社會運動者,即使離開政治圈子進入職場,也盡多在大機構獨當一面的人才;當中成就最高的當數鄭海泉——他曾擔任中央政策組成員,後來還成了滙豐大班。七十年代,他曾被捕,自簽守行為。 按常理,讀書時參與社會運動不僅不是一種負累,還可以是職場上一種特殊的資歷;假如我是大機構主管,會優先錄用 ...

(節錄)全文共64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