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前頁列印

宏觀分析 | 2015-04-10 05:00

市場洞察 譚慧敏

中國國企改革的投資機會

放大圖片

一年一度備受關注的兩會於上月落幕,主題繼續圍繞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等推動經濟轉型議題。我們相信,最高領導層將於今年稍後時間針對主要國企提出一系列政策指引,甚至可能會有更多針對國企板塊或產業改革的計劃細節;加上央企可能進行整合,國企改革應會繼續成為未來幾年中國股市的首要投資主題之一。

2000年代中期以來,國企改革步伐大致停滯不前。隨着2013年11月三中全會宣布國企改革藍圖後,30多個省市以及多家大型國企已分別宣布國企改革計劃,而後者的計劃更通常獲得市場正面回應。

自從2013年三中全會之後,正在進行的國企改革包括四大方面:一、推動混合型所有權,並鼓勵私人資金投入國營業務,引入競爭以打破壟斷(特別是在不危害國家安全的市場範疇);二、注入資產至子公司以提高生產力;三、透過重整管理層獎勵制度並制定薪酬紀律,改善企業管治;四、增加向國企股東派發的股息,以提高地方和中央政府收入,從而改善社會福利。

國企改革短期或現正面效應

至今,上述改革的進展似乎比預期快。雖然我們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見證資金成本下降、生產力提升、企業管治和效率改善,以及其他鼓勵增長的催化劑得以發揮全面影響;但短期內,我們預期將會出現若干較明顯的正面效應,例如資本開支下降以及現金流相應增加、財務槓桿率減少等,而這亦多少有賴反貪腐運動的功勞。

2015年國企改革將更進取

我們相信,2015年國企改革將更進取、且範圍更廣,可能牽涉不少巨型國企。中國的國有壟斷型企業可能是世界最大型而獲利最豐厚的公司,因此既得利益者未必歡迎改革計劃,而任何有關中國國有壟斷型企業改革的消息都必然會吸引投資者的注視。

從最近30多年來世界各地的四個重大改革,包括1980年代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的多項重大經濟改革及美國著名的「列根經濟學」、1990年代末中國總理朱鎔基推行的多項重大結構性改革,及2000年代德國由哈茨(Peter Hartz)領導的一系列勞工改革,均可見股市在改革的第一年通常表現相對遜色;隨着外界看到改革步入正軌,市場就會出現不錯的勢頭。由於這些改革均是着手解決經濟失衡,投資者對未來增長前景樂觀,就可能令市場出現正面回應。 雖然歷史未必一定重演,但投資者面對眼下的國企改革,仍可以上述歷史為鑑。

市場將湧現大量投資機遇

隨着當局逐漸深化國企改革,我們預期市場將掀起一股汰弱留強的趨勢。當中的輸家可能是目前仍享有政策特權的國企,面對競爭加劇和溢利壓力很可能喪失市場佔有率;贏家則可能是克服改革而釋放潛力的國企。對主動型的投資經理而言,這意味市場將湧現大量「由下而上」的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