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7月4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每月拆局】2022下半年股市:半球化趨勢 應多元化投資

恒生指數在上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報21859,跌0.62%,六月升2.07%,上半年則累挫6.57%。內地股市在上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造好:上證指數升逾1%,深證成份指數升1.57%,創業板指數升幅達1.52%。整個6月,滬股升約6.7%,深證成份指數升近12%,創業板指數大升17%。總結上半年,滬指卻跌逾6.6%,深證成份指數跌逾13%,創業板指數跌逾15%。歐美方面,泛歐STOXX 600指數在6月最後一個交易日跌1.5%收市,第2季累跌10.7%,上半年跌16.5%。美股三大指數於6月都錄得較大跌幅:道指跌6.7%,標普500指數跌近8.4%,納指跌8.7%,連跌3個月。今年上半年,道指累計跌15.3%,標普500指數跌20.6%,創半世紀以來最大上半年跌幅,而納指更急跌29.5%。下半年股市又如何呢?

正如筆者前文提及,「全球一體化」已終結,「半球化」發展是未來的趨勢。回顧2008年雷曼兄弟垮台引發的金融海嘯,爲了拯救崩潰的經濟,美國只可無限「量化寬鬆」。在「全球一體化」的概念下,各國配合,互相扶持,同步而行,採用寬鬆貨幣政策,美國經濟得以從低位回升,卻暗地裏將自己監管不力的罪孽,變爲通脹輸出予全球各國。2011年奧巴馬政府用10年時間成功擒殺拉登後,不動聲色地將焦點轉向全力遏制中國,因當時中國的GDP已差不多達美國的60%,而歷史反映美國國策是不容許別國GDP達到它的60%,威脅「美國霸權」地位,就像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一樣。到特朗普政府上場,更坦蕩蕩地表明「美國第一、白人至上」的政策,盲目地向中國進口貨品全面加徵關稅。事實證明,美國數據顯示所加徵的關稅約93%是由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中國企業只承受約7%,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解釋爲何美國通脹高居不下。

加上1991年前蘇聯解體時,美國時任總統及北約領導層曾承諾不會向東擴張;然而,有目共睹,30年後的今天,北約從1992年的16個國家增加到現時的30個成員國,勢力已達俄羅斯西面的烏克蘭,隨時危及俄羅斯整體國家安全。事實上,只要美國應俄羅斯要求,今年初對「烏克蘭欲加入北約」說「不」,戰事或可能避免。相反地,美國卻大力在旁搖旗呐喊,煽動開戰而欲收漁人之利:拖垮俄羅斯經濟、切斷俄歐能源關係、推銷美國較昂貴的石油及液體天然氣、重奪歐洲軍事及經濟主導權、削弱歐羅貨幣强勢、 轉移國内民衆不滿政府視線、支持陷於困境的美元和令國内軍火商(與政客有千絲萬縷的隱蔽關係)大發「戰爭財」等等。

美國政客與它的所謂盟國更對俄羅斯加大經濟制裁力度,將俄羅斯踢出SWIFT結算系統。普京即時宣布所有參與制裁俄國的「不友好國家」只能用俄國貨幣盧布支付天然氣供應,令歐盟需要在市場大量購入盧布,才可買進俄國能源,直接推高盧布匯價。俄羅斯被踢出SWIFT後,它與「金磚五國」、其他「友好國家」和OPEC主要產油國如沙特阿拉伯及阿聯酋等正共同加速發展新的貨幣體系,設計嶄新的支付系統來強化跨國交易結算。俄羅斯最新消息透露,擁有大量石油資源的伊朗和糧食大國阿根廷,皆有意加入「金磚國家」陣營,可能成為削弱西方金融體系的開始,將會加速全球兩極化,從「一體」變爲「半球」,亦加快去美元化,削弱「石油美元體系」的霸權地位。

事實上, 從1997年到2021年,中國經濟規模增長18倍,GDP從9600億美元增到17.7萬億美元。在經濟、科技、軍事和外交的範疇逐漸打破冷戰後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秩序及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自工業革命以來的數世紀全球領導地位。這亦解釋爲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除了無所不用其極地對中國實施打壓,也針對全球最自由金融市場的香港。1997年香港的GDP約為中國的25%,舉足輕重,但今年卻只是約為中國之2%。1997至2021年期間,香港GDP僅增加一倍,由1770億美元增至3650億美元;反觀鄰近競爭者,也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GDP則由1,001億美元增至3,830億美元,大幅增加將近3倍。1997年新加坡人均GDP還不如香港,現在則比香港足足高出2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預測,今年新加坡經濟增長可望達到4%,而香港增長僅為0.5%,兩地差距愈拉愈遠。何解?無它!新加坡過去1/4世紀全力拚經濟,香港則被政治環境拖著而停滯不前,所得成果當然是天淵之別......

綜觀上述多變和不穩定情況,估計美國應對因大肆印鈔而所引發之通脹危機,就是大力加息,導致全球美元回流美國,令美元升值並恢復購買力,緩解通脹壓力,像「雷曼兄弟垮台」般,把罪孽的惡果轉移到國外。其他地區擁有美元的外匯儲備則會減少,導致貨幣貶值,近期的斯里蘭卡因美元儲備耗盡而瀕臨破產邊緣就是明顯例子。可是,美國太過激進的加息亦可能增加衰退風險;加上首季經濟意外收縮,大大增加滯脹風險,令美國聯儲局拿捏貨幣政策有所難度。

歐羅區通脹就更加火上加油。俄羅斯和烏克蘭曾被稱為「歐洲糧倉」,俄烏衝突已引發全球穀物和植物油價格飆升,歐洲諸國又被迫向美國購買較昂貴的石油及液體天然氣,導致能源價格高企;況且全球疫情及「俄烏之戰」而形成的運輸樽頸狀況持續嚴峻,使貨品遲遲未能交付,導致歐洲通脹率達40年新高,不得不加息。但經濟增長步伐緩慢,隨時面對滯脹;加上寒冬將至,缺乏天然氣取暖,糧食價格高企,隨時民怨四起,影響政局,左右政客的取捨。

中國方面,次季經濟因疫情封城影響而幾乎停頓下來。下半年逐步走出疫情困境,通脹受控,糧食充足,又積極輸入平價之俄羅斯原油,整體物價變動之影響有限。國家將會維持寬鬆貨幣政策,適時調整策略,有利經濟穩步向前。作爲南大門的香港,金融市場之國際化及資金流動之開放性也是國家重要的一環,同步而行,相輔相成,定能受益。

相信下半年全球股市將會受環球政經消息和投資者情緒影響而大幅度波動。地緣政治局勢之「俄烏戰爭」在歐洲有蔓延趨勢,一向中立的俄羅斯鄰居瑞典和芬蘭申請加入北約,隨時引起俄羅斯反彈,加强核軍事威懾力部署。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即北約)近日更公布「戰略概念文件」指遠在太平洋區的中國對北約構成「系統性挑戰」,並首次邀請亞太區的附從國日本和南韓出席會議,是否意味著利用此荒謬借口而在亞洲太平洋地區搞「北約形式」的軍事集團,挑動分裂和對抗?其他地緣政治局勢,如中東/北非分離分子可能隨時靜極思動、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有加劇之勢等等,真的難以估計。全球疫情方面,雖然有所緩和,但多國開始放寬旅遊限制後,會否令疫情再次反彈?其他不明朗因素如世界糧食短缺、寒冬能源不足、全球運輸樽頸狀況、環球資金流動方向等等,實在充滿太多變數,隨時產生連鎖性效應......

在「半球化」之趨勢下,應要抱著寰球視野及新思維,從廣角度分析而作出多元化投資。歐美大力加息下,肯定對股市產生負面影響;中國在貨幣寬鬆政策下,有利經濟回復增長。板塊方面,國内逐步走出疫情防控,有利零售、物流、旅遊及運輸行業。疫情之下,人類生活模式起了很大變化,互聯網平台企業在嚴厲的監管及規範後,被優化的質優股前景更加亮麗。ESG(環境、社會、企業管治)策略減少對環境及社會的損害,在此次疫情中更突顯其可塑造性,也是全球大勢所趨。加上國内大力推動「内循環」配合「外循環」,電動汽車與相關產業及潔净能源板塊肯定受惠。中美背道而馳,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陸續回流,有利亞洲的交易所板塊。有目共睹,「俄烏之戰」令人更加明白「船堅炮利」才能震懾敵方,尤其是尖端軍事科技,所以高端航天科技和軍事工業都值得留意。

雖然下半年充滿太多不可預料的政經危機,但是有「危」必有「機」。因此,投資者定要衡量個人風險胃納,緊貼時事,一眼關七,耳聽八方,全面分析,靈活部署。短綫投資者更要適時獲利,嚴守止蝕。長綫投資者可在「插水式」下跌時,慢慢吸納上述板塊之質優股,回報應該頗爲可觀的。

黎永良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