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發表報告指出,隨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治局會議臨近,市場對政策的積極預期升溫,加上美債利率高位回落等因素支援,港股11月中旬大幅回撤後已連續兩周企穩反彈。回顧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治局會議前表現,恒生指數有升有跌,沒有一致性規律,未來幾周重點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治局會議,以及明年1月特朗普就任後政策推進的優先順序、尤其是關稅政策的速度和力度。
該行指,當前需求下行、通脹低迷、信貸疲弱,引致盈利不振等問題根源是信用收縮,企業面對融資成本普遍高於回報預期,中金認為解決這問題,需要壓降實際融資成本、提振投資回報預期,儘管方向確定,規模是否可觀更為重要。中金料中國人民銀行將調低5年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40至60基點,可解除融資成本和投資回報倒掛,但銀行利差、人民幣滙率等約束,將限制人行短期內可操作的實際空間和效果。
須新增7萬億至8萬億人幣財政支出解決問題
至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財政政策力度整體定調,具體數字須等明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公布。市場期待一般公共預算赤字率提升和消費刺激力度進一步加大,預期官方預算赤字率上調至3%以上,或能達到3.5%至4%,加上人大常委會已經安排的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3年共6萬億元),廣義財政支出新增規模約3萬億元,中金預測一次性須新增7萬億至8萬億元財政支出才能解決上述問題。與此同時,高槓桿、利率和滙率的「現實約束」,雖然會有增量刺激,但要兌現過高的期待可能較困難,除非外部壓力加大。
另外,市場更為關注特朗普後續政策時間節點與推進節奏,對於內地關鍵是關稅政策,在國內政策力度溫和有限假設下,如關稅採取漸進方式,如初始關稅為30%至40%,即在當前19%的水平上額外增加徵收10%至20%,預計對市場影響有限,建議維持當前震盪結構操作;如果徵收60%關稅,由於市場定價不充分且實際影響會非線性變大,市場將面臨較大擾動,但反而可提供更好買點,畢竟相比當前「不上不下」,足夠便宜買點可對沖風險擾動。此外,聯儲局減息預期升溫可減少對港股擾動。
總括來說,內地政策力度溫和有限假設下,當前震盪結構仍是基準情形。若出現因關稅等擾動產生的大幅波動,反而可提供更好買點。相反,內地政策超預期可能推動市場間歇沖高,但從長期「現實約束」角度,建議可獲利轉向結構。配置層面,在整體震盪格局假設下,建議重點關注三類行業,一是行業自身供給和政策環境充分出清的板塊,如有邊際需求改善效果會更好,互聯網等部分消費服務、家電、紡服、電子;二是政策支持方向,如以舊換新下的家電、汽車,以及自主科技領域的電腦、半導體等產業趨勢;三是穩定回報,如國企高分紅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