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00388)修改上市規則,接納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出席午宴致詞時,提醒投資者要保持冷靜、集中及親力親為,決定參與生科公司投資時必須謹慎。
他表示,香港從未有過零收入的生科公司上市,對香港是重要考驗,「過程不會輕易(Not an easy ride)」。相比已有盈利往績紀錄的公司,風險相對可控,但生物科技公司在取得藥監審批、推出產品前都不會產生收入,而這行業正因為受藥監機構嚴格監管,亦有不同的里程碑需跨越,故港交所接納他們即使未有收入前可以上市。
李小加再重申,不可能靠交易所將所有壞公司隔絕門外,強調物色好公司是投資者的責任,即使引入專家顧問協助審核生科公司的上市申請是否披露得宜,港交所亦不屬意由專家顧問決定某公司能否上市,事關他們既為專家,必與行業有一定聯繫,交易所無法肯定他們是否完全沒有利益衝突,因此專家只會給予技術性意見,不會參與審批上市。
他又指,生科行業技術門檻很高,多數由浸淫該行業多年的學者、專家創辦公司,欺詐造假比較少見,亦較易發覺,但生科行業的風險來自基本因素,包括臨床測試結果不達標、產品不能通過審批,以及由於資訊不透明而引致內幕交易等。納斯達克市場的生物科技投資者多採用組合投資法(portfolio approach),例如一口氣投資十家抗癌藥公司,期望有一家成功,足可產生回報,彌補其他公司的投資成本,但他預期在香港有大量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甚至形成行業指數之前,這種方法較難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