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港人熱愛北上消費,即使留港但消費模式亦有改變,影響本港租用商舖行業轉型,特別是大面積商舖,租戶更「大執位」。近期市場租賃情況顯示,逾萬方呎的大型商舖承接租戶涵蓋不同行業,包括教育機構、零售品牌及生活雜貨等,部分大型租戶更傾向承租多層樓面以滿足營運需求。
商舖市道丨「特賣場經濟」已成型
本港零售市場正處於降級消費,由過往走中高級路線的零售店,轉為售賣平價貨品的連鎖店,「特賣場經濟」已成型。平價雜貨品牌「淘多多」表現最為突出,於2022年開首間店,現已達13間分店,更在去年底首度進駐港島區開設分店。月前再下一城租用灣仔莊士敦道141至147號約1.4萬方呎作旗艦店,月租約34萬元,呎租約25元。該巨店除主打家品、雜貨及電子配件外,更特別加設傢俬專區,販售梳化、餐桌、床等大型傢俬;更提供送貨服務,定價低於市場平均水平,以開拓平價傢俬市場。該舖曾由三聯書店租用,及後換上傢俬店租用。
除淘多多外,最近國際學校Stamford American School Hong Kong,以月租300萬元,租用大角咀海輝道10號瓏璽基座地下、1樓及2樓巨舖,總面積約9.5萬方呎,前身為香港道爾頓學校(Dalton School)的校舍。至於日本知名美粧專門店@cosme,以月租約80萬元,承租尖沙咀亞士厘道7號裕華國際大廈1至3樓,舖位面積約1.4萬方呎,平均呎租約57元,舖位前租戶為連鎖運動服裝品牌Foot Locker,租金下調逾半。
商舖市道丨美聯料市場對巨舖需求持續
美聯旺舖高級區域營業董事游家成表示,現在本港「巨舖」難求,選擇並不多,而教育機構、安老院舍、零售業等對大面積舖位的需求強勁,他以平價雜貨店為例,毛利率極低,必須依靠超大陳列空間展示琳瑯滿目的商品種類,並通過超高的周轉率及「海量生意額」維持盈利;同樣,美妝集合店也需要充足空間陳列更多品牌的產品線,提升消費者體驗及選購。
游家成續指,雖然大面積舖位總租金成本較高,但以呎價來說相對低,所以吸引上述有實力及大品牌承租;此外,隨着內地遊客來港消費模式轉變,商家需預留更多空間設計「打卡位」,令客群既「打卡」又可消費,預期市場對巨舖的需求仍然持續。
至於樓上巨舖及商場巨舖;其中,尖沙咀金巴利道25號長利商業大廈1及2樓樓上巨舖,合共逾9000方呎,月前由蓮香樓承租,月租25萬元,與舊租金相若。該物業舊租戶為經營達14年主打台灣菜的圓山飯店,去年約滿已結業。
商舖市道丨樓上舖空置率較街舖高
中原工商舖董事總經理潘志明表示,現時店舖市場多吉舖,特別是樓上舖,一般以3000至5000方呎居多,以餐飲行業租賃為主。由於港人北上消費,對樓上舖餐飲業有影響,目前出現較多空置樓面招租,個別轉型美容纖體、娛樂、健身及體檢行業。這類商舖空置率較街舖高,近期放租量更增加10%或以上,但個別巨舖仍有租戶趁租金吸引租用。而現時一般商業旅遊區內樓上舖每方呎租金約20多元,較疫情前高峰期的40至50元已有相當幅度回落。
然而,有個別地區萬方呎或以上商場巨舖,反而有另類行業見租金回落承租。近月兩大電商爭奪線下市場,阿里巴巴旗下繼淘寶香港夥拍本地一站式家居維修平台Papabo合作,推出本港首間家具及生活家品實體店,命名為「PapaHome淘寶家具實體店」,並選址在尖沙咀中港城2樓,在今年2月開幕,門店將於6月上旬舉辦線下消費者活動;據悉,該巨舖月租約50萬元。
據了解,另一所電商京東亦正畜勢待發,將在香港選擇巨舖設京東自營線下超級體驗店「京東MALL」。
潘志明指出,「PapaHome淘寶家具實體店」,租用中港城商場約2.5萬方呎樓面,陳列過萬件選自淘寶商家的傢俬及家品,甚至有裝修材料及提供全屋訂製家具服務,並提供送貨服務,定價亦低於市場平均水平,實行開拓平價傢俬市場。而在目前市況下,個別業主在租金上有較大的議價空間,商戶相對能夠以較低租金租用旺區巨舖,在減低經營成本的同時獲取利潤,預期平價零售品牌將會在香港大行其道,吸納更多大樓面商舖,降低整體商舖空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