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灣區樓市受政策支持回穩,住宅成交自10月起止跌回升。戴德梁行指出,雖然大灣區2024年全年整體一手總成交錄得約31.8萬宗,較2023年回落16%,但跌幅主要集中在首三個季度,第四季數字已有所回升。預計今年一手住宅總成交宗數有望回升20%,至約38萬宗水平。
自去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市場活躍度明顯回升,支持一手住宅銷售數字重拾升勢。自10月起,住宅市場活躍有所提升,成交量明顯反彈;其中,10月大灣區整體一手成交按月升超過70%,至4萬套水平。第四季數字亦顯著回暖,大灣區整體成交量比去年同期升42%,相對第三季亦大幅上升72%;當中以深圳和廣州表現最亮眼,分別按年升1.65倍和72%。以上數字均反映在利好政策支持下,大灣區住宅成交正逐步恢復。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策略發展顧問部主管陶汝鴻表示,回顧2024年下半年出台的鬆綁政策,中央着力於刺激置業需求的同時,亦努力穩住供應。當中該行認為,以中央表示支援地方政府使用專項債券回收符合條件的閒置存量土地和存量商品房的政策最值得留意。此舉有助開發商改善現金流,繼而鞏固市場對開發商交付的信心,同時亦能確保住房供應穩定。惟有市場信心逐漸恢復,受鬆綁政策刺激的購買力才得以真正釋放。
展望2025年,陶汝鴻預期,最壞的情況已過去,房地產市場正隨着中央穩樓市政策止跌回穩,相信在利好政策支持下,成交量可以維持在目前水平,預計2025年一手銷售數字有望回升20%,至約38宗水平,支持樓價穩定向好。
投資物業市場方面,戴德梁行副董事總經理兼中國資本市場部HKPRC團隊主管陳彩麗表示,大灣區投資物業在年中經歷了明顯的價格調整後,自第四季起開始呈現穩中回升的趨勢。全年大灣區商業物業大手投資市場(1億元人民幣或以上)共錄得66宗成交,總投資金額為447億元人民幣,按年下調約9%,同時佔全國總投資額約20%。在66宗大額交易中,15宗為1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交易,佔整體交易宗數23%,比2023年的20%多。大灣區商業物業投資繼續聚焦深圳和廣州兩個一線城市,分別錄得239億和146億元人民幣成交。
陳彩麗補充,投資者在目前市場環境下保持審慎,整體市場工業、物流及寫字樓新供應充裕而買家卻相對稀缺,導致競爭加劇,為物業價值帶來下行壓力;然而,國內的低利率環境及預期利率將繼續下行,在一定程度上抵銷了價格的下行壓力,預計2025年整體物業價格將保持平穩。物業類型方面,物流依然是近期投資者的首選板塊,但未來兩年廣東將面臨較大的新增供應,對租金水平或構成一定壓力。社區零售和民生商場領域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