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3月20日

工業樓宇的過去與未來

近日香港在防疫政策放寬以來,市面慢慢恢復原本的生活。之前疫情期間樓市受到重創,尤其舖位及寫字樓,但工業類別就沒有怎麼下跌,租金甚至有輕微上升。為什麼工業樓宇會有這樣的表現,筆者嘗試分析,並且看看最近工業樓宇買賣和租務市場的情況。

戰後初期,香港靠勞力密集,支持制造業蓬勃發展,並且出現荃灣和觀塘等的多層大廈工業區。筆者記得小時候,一般的學生暑假的時間都會做暑期工,我們都會在暑假期間到工廠區上班,見證當時普羅大眾的工人生涯。八十年代開始內地改革開放,工業開始北移,並發展至香港差不多沒有製造業。替代的就是金融、地產及旅遊服務業等。基於這個原因,工業大廈一直需求不大,很多舊區更加有凋零的感覺。

不過,由大約20多年前開始,工業大廈就不再使用作為製造業,改為其他各式各樣的多種用途,包括迷你倉、半辦公樓、半商舖、康樂娛樂設施、教育設施等,甚至有「偷雞」作為私人會所、居住及劏房等。這些用途一般都需要比較大的空間,又不能負擔昂貴的租金,所以工廠大廈就非常適合,而政府亦沒有大力執法,讓整個情況形成一個慣性的產業鏈。

所有上述的新用途,都是與民生息息相關,過去多年香港安定繁榮,經濟不斷發展,民生需求亦不斷擴大,所以工廠大廈的租金亦由原本的製造業主導模式,改為各式民生用途主導。如果用作製造業,一般每方呎5至8元,已經不容易負擔,但各類民生用途,一般都可以負擔10元甚至再高一點的水平。之前雖然疫情影響,但基本民生沒有太大改變,在基數低的情況下,工業類的樓宇用作民生用途,每年仍然有升幅。

另外有兩個重大的理由,更加推動工業類相關的租金上升,第一就是供應鏈的模式改變創造對物流貨倉的大量需求,現代物流貨倉的租金,在十多年前的每方呎5元以下,上升至現在15元以上,升幅驚人;第二個理由就是互聯網產業創造數據中心的需求,現代數據中心對電力供應、樓面承載能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但如果能夠滿足,這個用途租金的承擔能力極高,因此可以推動工業用地和工業樓宇的價值。

近期全面通關,經濟發展回復常態,一般比較舊的工廈,樓上的單位買賣價大約是每方呎5000多元,而地下就可以達到1萬多元,回報率約3.2至3.5厘。

工廈成交量亦有顯著上升,對比幾個月之前,上升約20%至30%。由於空置率低及租金穩定,去年工業成為交易最為活躍的資產類別,佔香港整體投資物業市場總投資額約40%。投資機構包括本地及國際投資者,他們並且認為在持續的租賃需求及租金增長支持下,工業尤其是物流業將成為今年投資增長最多的資產類別,超過一半的投資者更加計劃在2023年增加他們在工業的投資。

余錦雄
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