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5年5月23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價值工房】「電商」和「AI+雲」並駕齊驅 阿里保持高度投資價值

近期多隻大型港股公布季績,其中阿里巴巴─SW(09988)上周公布2024/25財年業績備受市場關注。繼第三財季股東應佔溢利增近2.4倍後,第四財季溢利再增近2.8倍,是2019年11月在港上市以來最高季度增速。收入表現亦見驚喜,除了淘天集團收入繼續平穩增長近8.8%,更見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和雲智能集團收入同見雙位數增長,分別是22.3%和17.7%。核心業務合計季度收入超過1650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近13%,帶動全年收入屢創新高,2024/25財年約9963億元,筆者期待本財年衝破萬億大關。

兩大核心業務增長繼續加速

阿里巴巴本季佳績充分反映「用戶為先、AI驅動」的戰略持續見效,驅動「電商」和「AI+雲」兩大核心業務增長繼續加速。淘天集團客戶管理收入(CMR)實現雙位數增長,超過11.8%。此外,在AI需求的強勁推動下,雲智能集團收入連續六個季度加速增長,從2023/24財年季度低單位數增長,到過去連續兩個季度實現雙位數增長,第四財季更提速至17.7%,持續讓市場見證「AI+雲」業務的蓬勃發展。集團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大投入,以堅定的信心推動「AI+雲」成為長期發展的新增長引擎,2025/26財年表現更值得期待。

阿里雲條件充裕加快收入增長

集團於「AI+雲」業務成績有目共睹,阿里雲目前是全球第四大和亞洲最大的雲服務提供商,擁有業界領先的規模與技術實力。至於AI方面,根據Gartner®的《2025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指南》定義:生成式AI模型供應商、生成式AI工程、生成式AI專業雲基礎設施,以及AI知識管理應用和通用生產力四大領域,阿里雲是唯一一家在四大領域全部被命名為「新興領導者」的中國供應商。最近推出的開源Qwen3系列混合推理模型,在行業基準測試中表現卓越,並與全球頂尖企業並列。集團今年2月宣布未來三年投入3800億元人民幣,用於AI及雲業務的建設,是歷史上最大的資本開支投入的建設周期,以把握AI時代帶來的戰略機遇。集團預期,隨着AI推理工作負載日益普及並深入滲透各行各業,AI將持續成為推動雲業務增長的重要動力,並進一步加快收入增長。

AI助力淘天集團穩定中長期市場份額

另可留意AI賦能集團電商業務亦見受益,由AI驅動的全平台市場營銷工具「全站推廣」的商家滲透率穩步提升。隨着效率的提高,商家在平台上的市場營銷投入愈來愈大,長遠將帶動CMR增長,持續投資於用戶體驗取得成效,有效提升變現能力。集團亦對具價格競爭力的商品、客服、會員體系權益和AI技術應用等戰略舉措加大投入以提升用戶體驗。這些舉措帶來更強勁的新買家增長和持續的訂單量增長,助力實現穩定中長期市場份額的經營目標。此外,淘天集團早期與小紅書達成戰略合作,其「紅貓計劃」支持商家發展、推動電商業務增長,目前已與200多個互聯網平台合作,助力商戶品牌成長,促成互惠共贏關係。

若按市盈率分析,集團於過去五個財年市盈率介乎8.68至68.1倍,平均值為26.06倍,相對2024/25財年每股盈利折合為7.3916港元,計出每股合理值超過192港元,較目前股價不到130港元,潛在升幅高逾45%。配合集團持續踐行提升股東回報的承諾,2025財年回購規模達119億美元股份,使流通股淨減少5.1%;以及派發年度和特別股息合共46億美元,進一步突顯此股的投資吸引力。

聶振邦(聶Sir)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