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5年3月18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EJFQ信析】恒指先漲起來 A股蓄勢追落後

美國聯儲局、日本央行、英倫銀行本周相繼議息,本地則有多隻重磅股份如騰訊(00700)及「新晉股王」小米(01810)、內地電訊雙雄聯通(00762)和中移動(00941)、長和系等公布去年業績,無論外圍宏觀因素或內部個股都可對市況構成重大影響。恒指昨天高開後續在兩萬四關上波動,埋單報24145點,漲185點,主要是因內地經濟「三頭馬車」數據皆勝過預期。

今年首兩個月中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零售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4.1%、5.9%、4%;最令人擔心的環節:樓市,房地產開發投資按年降幅略縮至9.8%。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雖仍按年下跌5.22%,卻已連續4個月改善,「回穩」勢頭漸見確立。

A股反應參差,上證指數相對較強,昨收報3426點,微升0.2%;滬深300指數4000點得而復失,倒跌0.2%;兩者跟去年10月高位尚有距離。

面對通縮陰霾揮之不去,關稅戰衝擊欠明朗,中國經濟前景自然不能由於單月數字較預測理想而過分樂觀;不過,2024年第四季祭起「組合拳」的效果正逐步浮現,以至近月中央力撐消費,鼓勵民營企業,加上人工智能技術低成本優勢,為內地投資市場帶來一項接一項利好消息,目前「經濟底」初步確認應屬合理期望,畢竟今年的政策目標維持在增長5%左右,只是外部風險難測而已。

內地長債息近日回升帶動與美國息差收窄,有利人民幣滙價;一旦美國經濟下行情況加劇而「放水」機會上調,人仔可望進一步向好,預料也將成為兩地股市的另一推動力。

A股落後顯示其相對具吸引力。附【圖】所見,「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近月回吐,昨天挫至130.64,接近去年9月低位,當時正值內地國慶黃金周假期休市,投資者只好把「組合拳」成效的憧憬全部押在港股之上,令A股較H股溢價降至極端水平;惟經歷一波「瘋牛」行情後,恒指曾最多瀉18.3%,A股卻較平穩,下滑僅一成,直到今年1月港股再上衝,導致「AH股溢價指數」加快尋底,代表港股跑贏幅度拉開,一如去年第四季。

事實上,恒指於2月下旬終突破「瘋牛頂」,A股卻迄今尚未收復失地。無論本輪漲勢背後的驅動力是政策主導抑或炒作東升西降,甚至經濟好轉,A股跟港股一樣受惠,而表現存在明顯落差,即使計算流動性和核心行業以舊經濟為主,A股最低限度也可重遊去年10月舊地,意味中短期內可挑戰或攀越前頂,對比動力減弱的港股,A股應更具值博率。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放大圖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