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星期金融市場兩大焦點事件皆在美國時間周三(21日)揭盅,打頭陣的美國聯儲局2024年1月份議息會議紀錄顯示,多數官員對通脹前景謹慎,並提到貨幣政策太早轉向寬鬆的風險,認為毋須急於下調利率。利率掉期市場已幾近排除3月減息,交易員對延至第三次會議即6月放水的看法也開始動搖。
然而,高息不退的負面情緒很快就被「AI股王」輝達(Nvidia)強勁業績的利好所掩蓋。輝達周三在華爾街收市後公布,受伺服器AI晶片需求暴增帶動,截至1月28日的2024年度第四季度純利按年飆升7.69倍,報122.9億美元,連續3個季度刷新紀錄;期內營運收入達221億美元,急漲2.65倍,單一個季度已勝過2021年整年。
輝達更率先發「盈喜」,預告2025年度首季度營收有望攀上240億美元(上下波動區間2%內),遠超市場估計的219億美元。鑑於輝達AI晶片近年一直供不應求,分析員早就大幅上調其季績預測,結果「成績表」出爐仍然帶來驚喜,刺激之前4日股價回吐8.7%的輝達,昨晚高開11%,突破750美元,再創新高,今年繼續破頂似無難度。
輝達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黃仁勳提到,加速計算系統與生成式AI已經觸及「臨界點」(tipping point),全球各地不同行業的需求正在激增;該公司財務總監克雷斯(Colette Kress)表示,旗下新一代產品供應依然非常緊張,尤其是將於3月中發布的晶片B100,市場對該產品期望甚殷,相信輝達股價會藉此水漲船高。
值得留意的是,押注AI熱潮持續燃燒並非只有「股王」可供選擇,其實日本與歐洲科技股近期表現也跟輝達差不多同步。
附【圖】所見,MSCI日本資訊科技指數、泛歐Stoxx 600科技指數與輝達股價走勢關係密切,半年間相關系數分別為0.892和0.929,屬極高水平。此外,上述兩個指數目前預測市盈率僅26.2倍及27.36倍,較輝達的約30倍低,估值相對吸引,假如看好輝達前景,歐日科技指數也是理想的投資標的。
科技板塊也成了推升日歐股市的動力。日本晶片製造設備巨擘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昨再錄得收市新高36580日圓,加上投資AI科創公司的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創近3年高位,帶挈日經225指數成功破頂,歷來首次站上39000點關。另一邊廂,受惠荷蘭光刻機龍頭艾司摩爾(ASML)股價2024年迄今累飆25.55%,泛歐Stoxx 600指數周三亦企於491點收市,與2022年1月峰值494點僅一步之遙。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