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11月21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EJFQ信析】息差縮美滙軟 人幣年底例強

人民銀行昨天公布1年期和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在11月份維持不變,分別報3.45厘及4.2厘,「不減息」早在預料之內。人民幣滙價繼續大幅飆升,中間價開出7.1612,屬今年8月11日後最強;離岸價(CNH)與在岸價(CNY)兌每美元早段皆上漲逾400點子。

2023年9月8日CNY錄得2015年滙改以來新低7.3503(收市為7.3439),隨後橫行個多月,踏入11月終反彈,15個交易日累積升值約2%(CNH達2.3%)。附【圖】所見,CNY今年走勢跟8年平均表現相似,往績顯示在11月和12月均普遍造好,過去6年的這兩個月CNY更是只升不貶,可謂「年底例強」,今年再度應驗,實現「七連捷」的機會也高。

今年首三季CNY大幅貶值是受中美息差主導。自從2022年8月美國對中國的息差由長年負值,轉為企穩於正數(美息較高)後,人民幣與息差走勢接近同步。美長債息於今年9月至10月間抽升,人民幣受到的壓力並不細。

當然,內地宏觀經濟對滙價亦有重大影響。中國年初全面通關,投資者對「復常」十分樂觀,惟經過一輪蜜月期之後,經濟明顯乏力再上,尤其樓市不景、內房企業債務危機等,更令看淡者眾,而中央推出「組合拳」的力度又一直未如預期,導致資金外流,加劇人民幣的頹勢。

上周「習拜會」舉行,縱沒突破性的好消息,但兩國關係略呈緩和,市場隨即憧憬年底前中央再有「重拳」撐經濟。至於為明年政策定調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預期會釋放「穩經濟」訊號。從官方對2023年GDP增長達標信心十足來看,整體經濟儘管暫未重拾強勁動力,轉壞的可能性不大,對CNY屬利多於弊。

另一個左右人民幣的短期關鍵是美元。美國長債息由高位回調,幅度比中國長債息更大,使兩者息差縮窄,如果情況持續,相信CNY易升難貶。美國通脹似乎受控,加息周期理應已來到終站,無論是實現「軟着陸」這良好憧憬,抑或如債市預警般「衰退難逃」,當息差優勢漸減,美元滙價若再回落,將可刺激人民幣進一步轉強。不過,CNY已升值約2%,估計漲勢或要放慢,於7至7.1兌1美元區間會有阻力。

港股月初以來一直未隨人民幣造好,到昨天才略見起色,恒指急升323點,埋單報17778點,主板成交金額再次超越千億元。恒指技術上迅速收復50天線,且獲得成交配合,只要人民幣強勢維持,大市有望挑戰上周高位及半年成交密集區18200點水平。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放大圖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