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2月23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EJFQ信析】內銀息高估值低 中資組合不宜缺

華爾街周二(21日)急瀉,對港股影響輕微,恒指昨天表現反覆,最多挫184點,收市跌幅縮至105點,報20423點;銀行板塊一枝獨秀,主要是靠滙控(00005)再化身「小飛象」,連續3日創出52周新高,今年以來累漲24.92%,在藍籌股中打入三甲,僅落後於聯通(00762)和炒AI概念的百度(09888)。

2022年滙控業績遠勝市場預期,且管理層表明各項營運指標改善,刺激股價昨急飆5.3%,市值攀上1.23萬億元,超越建行(00939),重奪失落近5年的港股「銀行一哥」地位,但能否坐穩寶座,要視乎內銀強弱而定。事實上,滙控利好因素已大致反映,現價偏離50天線及250天線分別達13%與22%,短期回吐壓力漸增,相反,內銀股基本因素同樣不俗,估值具上調空間,在放榜期前後有機會重展升浪。

滙控預告2023年派息50美仙,折合約3.9港元,按昨天收市價計,「預測股息率」為6.43厘,相信是受捧原因之一。然而,市值前列的內銀,如建行、工行(01398)、中行(03988)、交行(03328)、農行(01288)往績股息率均達8厘以上,較滙控以至其他本地或跨國銀行股更可觀。

內銀經營環境也開始好轉。中國步入後疫情時代,各行業復常進度迥異,整體經濟能否重拾往昔的高速增長仍待觀察,畢竟地緣政治沒跡象緩和,「新經濟2.0」尚在探索亮點,於推動內循環方面是否順利,以至外部需求等,都存在不少變數。不過,中央必然持續推出刺激措施,對比西方衰退風險猶在,內地增長勢頭料略勝歐美,「做多中國股票」(Long China equities)遂成了美銀最新基金經理調查的「擁擠交易」第三位,約91%估計中國經濟將更強勁,外資對內地資產熱情一時無兩。

市場當炒焦點自然是AI概念、帶動經濟主力的零售消費和基建板塊,以及早前估值挫至十分低殘的科企,銀行並非資金追捧對象。十大市值內銀中,除招行(03968)與郵儲行(01658)外,本輪反彈最大漲幅不外乎兩成至三成,代表爆發力確遠遜一眾復常股或「政策受惠股」。

銀行作為「百業之母」,只要宏觀經濟逐步復甦,盈利前景便可望向好,其波幅較細配合估值偏低,中長線始終具有吸引力。附【圖】所見,跟已創出52周新高的滙控和渣打(02888)相比,十大內銀股現價距離一年高峰仍介乎約7%到34%;不計民生銀行(01988),其餘9隻與分析員預測目標價(據EJFQ.com FA+數字)有一至三成潛在上升空間;按預測股息率及市賬率衡量,亦顯示這批重磅內銀皆未「到價」,因此部署「做多中資股」時,內銀應屬不可或缺的一員。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放大圖片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