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周一(19日)插水,上星期破頂不成的道指曾瀉近千點,34000點關失守,收跌2.09%,惟納指僅挫1.06%,債息繼續下探,估計是市場避險情緒增加,且「再通脹交易」資金換馬撤走,引致本輪回吐。股市降溫後,聯儲局下周議息時,主席鮑威爾相信已毋須再解釋為何沒有「先發制人」加息或減少買債,甚至可自誇局方早有先見之明。
目前外圍風高浪急,中國昨天公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及5年以上分別維持在3.85厘和4.65厘,自2020年5月至今皆按兵不動。今次LPR較受注視,主因是人民銀行於7月9日出乎意料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更屬2020年以來首度全面降準,投資者緊盯央媽會否進一步調低指標利率。
內地經濟的確存在政策刺激的需要,第二季GDP按年增長7.9%,表現只算不過不失,特別是踏入下半年,由於2020年同期的基數較高,為免經濟增長「被動放緩」,必須「先發制人」出手,力保全年增長不致失速。另一方面,世界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惡化,環球商貿活動要回復疫前水平仍遙遙無期,中國更須鞏固內部經濟。
事實上,美國應對宏觀經濟及金融泡沫可用招數有限,而內地2020年僅多次定向降準放水,表明不搞「大水漫灌」,預期大幅減息機會極低,未來運用貨幣政策工具的空間比成熟經濟體為大。
值得留意的是,「維穩」屬內地金融市場主軸,近日嚴管新經濟巨擘,暫未有減辣跡象,確對海外掛牌中概股帶來打擊。然而,滬深股市所受影響較細,當中自然因為工業股佔主導及行業多元化,重磅互聯網平台股份相對少,正是A股尤其是指數或板塊ETF的吸引力所在。
附【圖】所見,中美股市過去一年上揚,A股2月掉頭回落後橫行整固多月消化獲利盤,不虞再深跌;相反,華爾街三大指數2021年輪流抽升至今,尚未出現健康調整,加上估值昂貴,潛在下行空間較大,突顯A股防守性更佳。
投資A股最大風險是人民幣滙價。隨着美元回勇,離岸人民幣(CNH)7月兩次逼近6.5關,5月底以來兌美元累貶逾2%,若滙價繼續向下,將削弱內地資產的整體回報。不過,美國並不急於收水,變相制約美元強勢,除非有「黑天鵝」事件引發金融危機,否則美滙要像去年肺疫初爆時顯著升值,並不容易。
至於港股,在美市勁挫下,昨天未見龐大沽壓,恒指8個交易日內兩度考驗250天線皆反彈,惟28000點阻力不細,而主要支持分別為7月9日低位26861點,以及下一個成交量密集區底26000點水平,待失守24800點收市(即高峰31084點回調逾20%),才算真正步入熊市。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