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3月11日 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跨市博弈】短期最恐慌已過.這次會否不一樣﹖

疫症情況未明,加上油價暴瀉,觸發市場更大恐慌。歐洲股市周一(9日) 再跌一浸後,已從高位跌逾兩成,進入技術熊市;道指同日更曾瀉逾2000點,觸發熔斷機制(Circuit Breaker)。媒體新聞固然大字標題全球經濟將凶多吉少,而聊天群組、社交媒體上也是洗版式轉載末日分析和「哭股喪」貼文,氣氛一片愁雲慘霧。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科網股泡沫爆破、2003年沙士疫症、2007年10月環球金融海嘯、2011年歐債危機、2016年英國脫歐……假如你親歷其境,當時總會充斥大量論點,言之鑿鑿、繪影繪聲,警告「完美風暴」即將誕生。然而,歷史卻總告訴我們,無論市場遇上怎樣的衝擊,最終每一次都會復元過來,雖然修復的時間也有長有短。

面對目前「黑天鵝」亂飛、「灰犀牛」搗亂,不少觀點又再一次是「這次不一樣」(This time is different)。其中,有傳染病專家警告,今次有可能無法抑制疫情蔓延,肺炎疫情在全球大爆發將無可避免,更壞的情況甚至是可能長期化;財經專家則認為今次形勢已是「岌岌可危」,世界勢將陷入大蕭條,經濟恐呈現長期低迷的「L 型」走勢。

未來會如何發展,當然是未知數,不同人也有不同的判斷。疫情對經濟最少造成一至兩季的經濟損失雖然在所難免,但環球央行幾可肯定將繼續「放水」救市,在寬鬆環境下,對資產價格肯定有助力;目前油價崩瀉雖然對信貸市場造成一些影響,但要造成嚴重信貸緊縮(credit crunch)的機會仍然不高;意味最多是一次大型調整,而不會是世界末日。

面對股市急跌,一般投資者總是容易做出恐慌性拋貨的決定,但屈服於恐懼多數不會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相反,「股神」畢非德一向認為,面對股市劇烈震盪時,最佳的應付方法無疑就是保持冷靜,並堅持長期持有的投資原則。

如無意外,周一晚應算是短期最恐慌一刻,執筆時市況已有回穩跡象;當市場情緒冷靜下來,估計股份將慢慢走向兩極化表現;就算最終事與願違,合理控制風險,亦不用當作生關死劫。

家族辦公室投資經理

徐立言(本欄每周逢一、三刊出)

[email protected]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