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央行昨天宣布減息,是3個月內第二次, 下調基準利率0.25厘,降至1.25厘,回到2017年底時的紀錄低位。南韓備受中美貿易爭端困擾,與日本互設出口管制也對經濟構成重大衝擊,「放水」不讓人意外,而南韓一向被大行視作環球經濟領先指標的「礦坑金絲雀」,發出的訊號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悲觀預測吻合。
根據剛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IMF連續5次調低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最新由7月時的3.2%下降至3%,為2008年金融海嘯後最弱。IMF同時全面看淡美國、歐洲、中國及印度等的GDP增幅。報告特別提到,環球經濟前景不穩,政策制訂者不容再有任何失誤。
全球經濟陰霾密布,資金續湧向債市,EPFR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止一星期,債券型基金再錄得淨流入111億美元,「吸資」長達40周。債市受捧加上央行減息潮使孳息下滑,包括德法日等成熟國家的10年期國債孳息率皆已落入負值,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上周再警告,逾15萬億美元的零息或負息債券如同「凍結資本」。
投資者已紛紛轉向尚有正孳息的美國,帶動美元今年持續強勢。儘管美滙指數較上月底調整約1%,但主要是由於英國脫歐協議談判出現進展令英鎊漲至5個月高位所致。值得留意的是,美國聖路易聯儲銀行(FRED)編製的廣義貿易加權美元指數(TWEXB)近日續反覆上升,代表美滙在全球範圍內依然強勁。
強美元短期應難以扭轉,事關有別於其他央行大力「放水」救經濟,美國聯儲局2019年兩度減息同屬出於「保險」(insurance)的預防性質,局方9月議息會議紀錄顯示,各委員對利率去向取態有頗大分歧,意味現在美國經濟「相對」理想,息差優勢可保持。
除減息外,市場亦聚焦聯儲局周二(15日)展開的購買短期債券措施,按照目前進度每月購入600億美元,向貨幣市場注資以免「水緊」,至明年6月資產負債表規模將重回2017年第四季「縮表」前約4.5萬億美元水平。
不少分析認定聯儲局這次「變相」量寬(QE), 旨在藉增加貨幣供應刺激消費(經濟)和股市。惟根據奧國學派經濟學家只計算紙幣、硬幣及儲蓄存款等法幣的廣義真實貨幣供應量(Broad True Money Supply, TMS-2)理論,今次「QE」對股市來說,未必是好事。
附【圖】所見,雖然美國9月TMS-2按年增長從8月谷底(1.87%)大幅反彈至3.09%,過去12個月均值卻輾轉挫至2007年10月後最低的2.8%。隨着聯儲局開始注入流動性,TMS-2的12個月均值也有望回升,但歷史數據顯示,上兩次出現相若情況,不約而同都是美國股市臨近見頂之時,對押注美股將再創新高的投資者而言,此警號不宜忽視。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