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上星期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對股市的刺激作用只維持兩個交易日:美股周一(14日)高位回軟,周二上證指數3000點再度失守,恒指乏力破關。
儘管兩國經過13輪高級別經貿磋商終於有成果,但是一年多以來戰線由初時互相加徵關稅,到針對華為的科技戰,至8月爆發的貨幣戰,最新更傳華府研究要求中概股退市及限制美國政府退休基金投資中國市場,被視為金融戰即將開打,沒有多少投資者會相信單靠尚待簽署的協議,便可化解環球兩大經濟體的矛盾。
因此,市場開始憂慮在11月中貿易協議正式簽署前會否又生波折;如不善忘,上一次高級別經貿磋商7月底於上海舉行後,美國總統特朗普立即「變臉」宣布對華進口貨加徵關稅。此外,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特朗普兩度會面後,實際上戰況都呈惡化,「習特會3.0」有多大憧憬空間,可想而知。
今次真正的「實質進展」,應該是滙率,即人民幣問題。中國官方訊息表明「雙方在農業、知識產權保護、滙率、金融服務、擴大貿易合作、技術轉讓、爭端解決等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美國財長努欽在會後便提到,如果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順利完成,將拿掉對中國「滙率操縱國」的標籤。由此可見,人民幣議題確被放上談判桌,或許已有若干共識。
雖然個別分析仍然把中美潛在的「滙率協議」與1985年日本《廣場協議》相提並論,惟本欄多番強調,現今中國與當年的日本不可同日而語,相信人民幣不會像日圓持續升值,大幅貶值機會亦低,中方最期望的是人民幣有序雙向波動,藉此改善市場化機制。至於「滙率協議」是設定波幅範圍,抑或僅承諾減少干預,實行上似乎皆存在一定難度。
中美能否達成「滙率協議」暫未可知,但受惠於貿談帶來的好消息,周一人民幣在岸價和離岸價都明顯轉強,曾分別升約0.5%。附【圖】所見,周二官方中間價報7.0708,突破9月17日以來介乎7.0724至7.0734的超窄幅橫行區間,在岸及離岸價也一如5月起,即使與中間價差距擴大,亦會短時間內回調到接近中間價水平。
中美貿易戰降溫帶動人民幣轉強,只因之前觸發人民幣「破7」的是特朗普公布加徵關稅,如今兩國關係緩和,中間價自會升值。然而,目前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文本尚待磋商,甚至恐防「魔鬼藏在細節」,大行較樂觀的看法是貿易協議落實簽署,人民幣有望重返7算左右;至於相對悲觀的分析,則估計再生摩擦,屆時人民幣可能考驗7.2支持位,也代表貶值壓力將比8月初為大。
換句話說,人民幣強弱確是中美貿易關係的晴雨表,可惜其走勢未必對貿談進展提供啟示,難像市場期望般藉中間價窺探北京的談判取態,惟在11月「習特會3.0」之前,如果特朗普沒有再變臉,預料人民幣將維持窄幅波動。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