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二月,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由年初的2.4厘升至近2.94厘,而30年期國債孳息率更升破3厘的心理關口。加上美國經濟數據顯示薪金上漲比預期加快,令投資者意會到習以為常的量化寬鬆已步向結束,開始對通脹感到憂慮。況且部分市場人士操控「恐慌指數」VIX至50以上,美股隨即兩度出現單日跌逾千點的恐怖場面,其後不斷地受消息、謠言和市場情緒而大幅度波動,道瓊斯指數高位約在26100,而低位約在23800,相差逾二千點。全球股市當然難以獨善其身,被美股有所牽動而進銳退速,恒指高低位相差也逾三千點,最高約為32600,最低約為29500!三月的股市又如何?
美國經濟數據頗為參差
很明顯,三月焦點將會落在美國聯儲局會議,加息1/4厘是市場預期之内,會後的言論更會肯定今年加息的步伐和次數。新任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前天在眾議院聽證會認為經濟前景面對的短期風險大致均衡,會繼續密切監控通脹,而資產負債表及利率正常化計劃也進展順利。然而,言論稍為強硬一些,也引發市場憂慮今年加息次數會較預期多,導致美股下跌。事實上,美國剛公布的經濟數據頗為參差,金融數據公司Markit公布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初值55.9,高過市場預期,創2014年10月以來新高;製造業新訂單分項指數初值同樣升至2014年10月後新高。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130.8,高過市場預期;展望指數同現況指數都上升。可是,2月耐用品訂單下跌3.7%,比預期遜色,企業投資可能有放緩跡象;1月二手房屋簽署臨時買賣合約指數按月下跌4.7%,指數按年下跌3.8%,跌至逾3年來最低水平,令市場憂慮樓市失去動力。
內地官方PMI回落屬正常
中國內地2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50.3,非製造業PMI則跌至54.4,差過市場預期。從歷史數據來看,春節所在月份的PMI大多會出現調整,所以2月指數回落屬正常波動,但也反映外部需求較預期疲弱,而全年表現就要視乎3月的反彈程度才有比較清晰的訊號。中央財經領導官員表示須深化供給側改革,加快去產能及解決地方政府債務高企以防範金融風險。
從更宏觀的言論來分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雖然維持今明兩年對全球經濟增長3.9%的預測不變,但都認同技術變革、貨幣政策正常化及特別是貿易糾紛,將會令全球經濟下調風險加大。她的言論確實地直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大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特朗普近期向國會提交新年度財政預算,總額達到四萬四千億美元,將大幅削減國內支出,包括國民福利,卻同時大幅增加軍費13%至七千億美元,以回報他的「競選經費金主」--軍火商。更進一步提名對華立場強硬的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上將出任美國駐澳洲大使:美日混血的哈里斯出使澳洲,除了強化美澳關係牽制中國外,也貫徹推動特朗普提出的印太戰略,打造美日澳印四國同盟,在南海興風作浪,稍為平靜的南海又將起變化。
美國不得不濫發國債
其他地緣政治局勢,如朝鮮半島的朝美對峙、中東回教什葉派與遜尼派的鬥爭而引致的敍利亞內戰、也門內戰等等,敵對派系背後實質是俄羅斯與美國所支持。如今美國更將駐以色列大使館搬往耶路撒冷,不但加大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衝突,更引致全球回教徒反感,極端回教徒反美的計時炸彈隨時爆發。從歷史資料來解讀,美國過去30年發動了13場戰爭,所虛耗的軍費高達14萬億美元,也難怪美國國庫空虛,不得不濫發國債來填補,使有識之士開始擔憂實質經濟狀況,二月股市的大幅度下瀉説不定是大跌前的「演習」呢!
充滿短綫獲利機會
綜觀上述的混亂政治情況及飄忽的經濟數據,相信三月股市仍然極端不穩定,受高官言論,經濟數據及政治局勢所牽動而大幅度地波動,但是卻充滿短綫獲利機會。正如上一篇文章「二月拆局」所提及的,若有「插水式」下跌,不妨謀定而後動,伺機吸納國策板塊的質優股,包括供給側改革概念、軍事工業、人工智能、科技網絡、「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及A股ETF等。
其實,這兩星期收到不少讀者的訊息,認同文章的看法與應對;在此小弟除了衷心多謝讀者的鼓勵與支持之外,更分享一下現時市況的投資心態:衡量個人胃納,優化風險管理,處變而不驚,心靜自然贏……
黎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