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CNBC的統計顯示,美國對中國的製造業訂單大減四成,物流集團Worldwide Logistics表示,由於訂單減少,預計不少內地的工廠將會在農曆新年前較往常提早兩星期放假,意味明年1月初便會停工。
CNBC引述Worldwide Logistics行政總裁Joe Monaghan指,由於需求大幅萎縮,由亞洲出發的貨櫃船使用量跌至新低,航運公司採取更積極的容量管理策略,包括取消部分船期,及安排不載貨的航程,以平衡供求。
供應鏈研究公司Project44表示,自夏季末開始,由中國前往美國的貨櫃船運載量,從歷史高位顯著下降,由8月至11月的跌幅達21%。
航運公司HLS提醒客戶,航運業面對雙重困境,包括需求下降及新船加入,令運載量過剩。該公司預計,明年運載量需求將進一步下跌2.5%,而運力則增加近5%至6%,對貨運收費將有負面打擊。而經濟不明朗,加上地緣政治憂慮,以及貨櫃運輸業的激烈競爭,會令市場形勢更複雜。
物流公司OL USA行政總裁Alan Baer指出,目前已出現存貨調整的早期跡象,隨着船公司取消部分航班,運載空間收緊,明年第一季運載費將有所提升。此外,存貨消耗而企業需重新下單及出貨,這循環會開始逐步恢復。
CNBC的報道指,在美國對中國的訂單減少之際,美國與歐洲的貿易則增加。Project44稱,美國減少對中國貨品的依賴,以及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緊張因素,令歐美的貿易蓬勃起來,全球貿易版圖正被重新改劃,今年由歐洲輸入美國的貨品,較來自中國的更多,扭轉過去10年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