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5年2月12日 香港財經

David Webb「謎網50」曾引發細價股股災

有「股壇長毛」之稱的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最為人所熟悉的是發表「謎網50」的文章,當時引發港股經歷了一場細價股股災。

他在2017年5月15日於其網誌上發表〈謎之網絡:50家不能沾手的港股〉(The Enigma Network: 50 stocks not to own),稱該等細價股之間互相存在關聯,通過不同上市公司之間的股權互控結成網絡,遇上需要獨立股東表決方案時,該等持股便會發生重大影響力,更有人似乎還在製造泡沫,目的是為公司其他大計鋪路,警告股民不應沾手該等股份。

該篇「謎網50」文章發出第二日,當中的米蘭站、美捷匯、久融控股、新銳醫藥及中國錢包便急挫。至2017年6月底,「謎網50」內的細價股更掀起一輪洗倉潮,多隻股份跌幅逾九成;至當年11月,康健國際醫療、華仁醫療、新銳醫藥、第一信用、君陽金融及康宏金融等亦出現洗倉。

在引爆了一場謎網風暴,多隻被點名的股份股價急挫,最終停牌收場後,證監會及廉政公署採取聯合行動調查「細價股集團」,當時證監會共動員136人進行調查,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調查行動。

有報道指出,David Webb之所以會突然攻擊50隻細價股,是因為他在投資期間曾踩雷。David Webb於2006年披露持有嬰兒車生產商隆成股份,但到2014年該公司突然宣布出售嬰兒車業務轉型,並在翌年向中國投融資折價發行新股購入內地物業;之後再宣布折讓近七成供股。以上操作令David Webb持股不斷遭攤薄。市場消息稱,David Webb對隆成的投資損失達到八位數字。

事隔1年多,David Webb於2018年10月再公布「26隻不可沾手的股份」(「The Huarong-CMB network: 26 stocks not to own」),其中「謎網26」涉及華融系股份,包括華融資產管理、華融投資和華融金控。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