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網誌表示,政府努力全速造地,當中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是未來土地供應的主要來源,當局明日(30日)會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説明各區推進的項目及時間表。
她表示,根據最新數據,未來10年(即2024-25至2033-34年度)熟地供應量將達3370公頃,當中超過一半來自北部都會區(約1400公頃)及交椅洲人工島(約400公頃)。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新引擎,其規劃會以「產業帶動,基建先行」為主軸,成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大節點。北部都會區將分為四大區域,由西至東分別為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創新科技地帶、口岸商貿及產業區、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
落實北部都會區的土地發展會容納「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允許私人土地業權人於新發展區內的指定地塊並在配合政府要求下申請修訂地契, 以進行政府屬意的發展。《施政報告》提出,業權人若能收回有關發展用地內九成土地業權便可申請,然後由政府行使公權收回剩餘的一成土地,再交由申請人發展,這樣既讓現有土地業權人參與發展,也可節省時間及免卻政府為收地和土地平整投放開支,亦有利較大的用地作整全發展。
她稱,涉及約1000公頃土地的交椅洲人工島,經公眾參與後,政府會如期在今年展開環境影響評估的程序。
除了上述兩項大型發展計劃,當局亦會善用現有土地,以釋放發展潛力及提升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吸引力,項目包括活化紅磡站及周邊用地、發展前南丫島石礦場用地及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