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9月9日 香港財經

【信報短評】「旅遊氣泡」說易行難 「旅遊走廊」未嘗不可

本港旅遊與零售業受疫潮打擊超過8個月,至今仍恍如走在漆黑隧道未見盡頭,唯有寄望「旅遊氣泡」(travel bubble)早日落實。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周二表示,先後去信11個國家,已展開雙邊接觸的只有兩個,看來各方都十分審慎,不易迅速成事。而且香港屬小型經濟體,要維持與世界各地往來,或要和不同國家及地區組成「多重旅遊氣泡」,如何防止交叉傳播風險,技術難度更大,即便如此,仍須尋找可行方案,因重災行業恐無法捱到疫情清零。

所謂「旅遊氣泡」,是指兩個疫情受控地區透過協議,容許民眾自由往來而毋須強制檢疫。邱騰華指出,已向11個國家提出願意作雙邊討論,大概有5至6個表示感興趣,但只有日本和泰國有雙邊接觸,反應未算熱烈,難怪他也承認不似在短期內能做到。本港7月爆發第三波疫情,其他國家固然審慎觀望,而香港的特殊情況,亦令事情更為複雜。

眾所周知,本港旅遊相關行業高度依賴內地旅客,2018年內地客佔整體訪港旅客達78%。另一方面,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需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務旅客,若只與個別國家組成氣泡,遠未能滿足實際需要。

不過,綜觀其他地區已有的「旅遊氣泡」,往往只是三數國家之間的安排,傾向封閉式管理,對來自氣泡以外地區的旅客依舊實施嚴格限制。原因很簡單,如果一個地方同時屬於多個「旅遊氣泡」,疫毒跨氣泡傳播的風險倍增,何況檢疫要求未必一致,更添執行難度。

事實上,「旅遊氣泡」真如泡泡一樣很易爆破。這構思能吸引全球注目,要歸功於澳洲和紐西蘭5月宣布有意合作,其後因澳洲爆發新疫情,令澳紐氣泡落實無期。另一方面,算是全球最早結成「旅遊氣泡」的歐洲波羅的海三國,由於愛沙尼亞和立陶宛疫情反彈,拉脫維亞上周決定結束這個僅建立了4個月的氣泡。

正因新冠疫毒「古惑」難防,疫情反覆無常,也有國家退而求其次,放棄追求「旅遊氣泡」,例如歐盟和英國便採用較具彈性的「旅遊走廊」(travel corridor)模式,訂出一份可豁免入境強制檢疫的國家名單,並可定時或不定時因應別國疫情更新。

「旅遊走廊」絕非大門中開,因為任何國家都有自主權,決定把來自哪些地區的旅客加入或剔除,還有其他保障措施,例如要求入境前先作檢測,入境後或要再檢測,可否相互豁免等。英國在8月時,便由於法國等地疫情惡化,恢復對來自這些地區的人士執行隔離檢疫。

上述兩種模式各有長短,「旅遊氣泡」力求萬無一失,可惜說易行難;「旅遊走廊」具靈活性,卻要承受疫情歷久不散的風險,好像英國單日新增確診便有近3000宗。按本港實際環境,內地客是旅遊零售能否復甦的關鍵,與內地組成「旅遊氣泡」,無疑較具條件,亦有迫切性。若要恢復接待外國旅客,「旅遊走廊」的可操作性看來較高,惟廣大市民或會擔心產生漏洞,容易讓病毒流入,這便要靠政府有周詳計劃和防疫措施,爭取市民信心,否則,不知何時才能重啟對外的大門。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