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提出以「簡樸房」取締劣質劏房,房屋署署長羅淑佩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當局絕對不會在無把握做好安置的情況下,大規模對劏房執法。
在安置劣質劏房租戶方面,羅淑佩指出,現時本港約11萬劏房戶中,約六成具備申請公屋資格,按照未來10年的公屋供應量,當局相信能夠處理。至於餘下四成、即約4萬多戶,即使有即時安置需要,當局亦「有貨在手」。除了過渡房屋,簡約公屋的住戶「上樓」後,亦有可能日後用作安置,當局也有數千個中轉房屋單位可以動用。
對於有報道指有劏房業主以提早改建為名,迫遷租戶,羅淑佩稱,若以改建為名,在租約未滿前收回單位、趕走租戶屬違法,租戶有權舉報。她亦勸喻業主在當局未就「簡樸房」訂立標準、仍未立法前,不必急於改建,否則最終可能只會浪費金錢。
房委會下月將就收緊富戶政策進行討論,羅淑佩說,富戶不一定等同濫用公屋,當局一直將兩者分得很清楚。外界可能想得相對簡單,認為解決方法是要求現有4萬多戶富戶遷離公屋單位,讓他們進入私人市場,但她反問私人市場能否一下子配合、是否有足夠供應。
她強調,檢視富戶政策,討論焦點應在於富戶多繳的租金金額,應該定於什麼市值租金水平才公平合理。
另外,政府將分三階段重建彩虹邨,由第一期住戶入伙至最後一期伙預料需時約15年。羅淑佩表示,居民對重建的速度快慢有不同意見,強調距離第一期遷置尚有約4年時間,當局提早公布方案,希望居民有心理準備,讓他們可在過程中參與,亦掌握搬遷情況,及早安排。至於受影響的商戶,將建議房委會容許他們選擇在新彩虹邨或搬到用作安置的新美東邨繼續經營。
對於彩虹邨的七色籃球場近年成為熱門「打卡位」,羅淑佩表示,明白市民對於「打卡位」的熱愛,強調建築師團隊會認真思考,如何在新彩虹邨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