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狄志遠在立法會《施政報告》答問大會上指本港貧窮人口高企,市民對社會缺乏歸屬感,質疑社會缺乏包容性,會影響經濟發展。特首李家超回應時表示,社會對事物有不同意見正常,但不需要誇大,又指以往政府記者會或在立法會等場合也都面對尖銳的批判性問題,強調對於不同意見可以討論,有些意見《施政報告》也會接納,希望做到求同存異。
狄志遠引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研究指出,社會制度對國家繁榮很重要,包容性制度是社會長期繁榮的基石,包容性包括促進大多數人參與政治活動、公民對政府有發言權、保障財產和法治權等。他擔憂社會缺乏歸屬感,政府對社會欠缺包容,會影響經濟發展。
李家超表示,政府施政重視關愛共融,而對事情有不同意見很正常,「有不同意見就討論,政府願意聆聽」。他提到,政府的任何記者招待會,都有些問題很尖銳,有些甚至是批判性的問題,官員會一一解答,縱然有善意告誡,也有尖銳批評,都有機會被採納,成為《施政報告》的措施。
李家超稱,香港被評為世界最自由經濟體,證明香港有充分法律保障,「給你最大自由」,如同開車也有「紅綠燈」,在公認的規矩下,可以獲得最大自由。他又認為,有些有道理的批評,政府在政策裏做了改動,不會說明是採納了誰人的意見,正如同《施政報告》吸納了議員意見,「大家都心中有數」。他重申歡迎政府提出對政府的不滿,有差異是正常,縱然有差異,但希望求同存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