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建議交椅洲附近填海造地1000公頃及提供策略交通基建,社會上有指填海項目「違反國策」,亦很大機會超支。發展局在Facebook作出澄清。
發展局指出,國務院在2018年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及各直屬機構,發布「國務院關於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的通知」。有關要求並不涵蓋香港特别行政區,亦並非禁止填海,而是訂立嚴格制度審批填海項目,並只容許國家重大戰略項目進行填海工程。
香港特區政府一向重視環境保護。發展局正嚴格按照《環境影響評估條例》進行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工程的環境影響評估。根據初步評估結果,該填海工程無論在水質、生態、漁業等方面均沒有不可克服的問題;再者,在香港範圍進行填海工程亦須遵守《前濱及海床(填海工程)條例》及其他相關法例的規定和審批程序。
國家主席在去年「七一」講話中對香港特區政府提出四點希望,包括「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及「切實排解民生憂難」。交椅洲人工島項目正是為了提供土地應對社會需要,讓政府有空間改善市民居住環境和交通網絡,並為香港發展擴容擴量,提升香港作為金融、商業和貿易中心及專業服務方面的競爭力。
發展局指出,超支是指項目實際開支超出核准預算;然而,交椅洲人工島項目研究仍在進行,現階段並未就工程尋求撥款批核。因此,有意見指項目很大機會超支並無依據。
另外,只基於過往個別例子而作出推測,忽略基本工程計劃在整體財務管理上的表現,似乎是以偏概全,亦有欠公允。雖然偶有個別項目因應某些獨特情況需要增加撥款,但整體來說,基本工程計劃整體的成本及進度管理表現保持良好,發展局不單能夠在原核准預算內完成基本工程計劃的項目,還有盈餘。
發展局表示,在2012/13年至2022年(截至第3季)的10個立法年度,共有535個甲級工程項目完成最後結賬,原核准預算總額約1690億元,而結賬總開支約1510億元,即整體而言最終的總開支約為原核准預算的90%。雖然有個別項目需要向財委會追加撥款,但其他項目的盈餘除足以彌補超支項目的追加撥款外,仍有約180億元餘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