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29日 時事脈搏 港聞

本土研究社:李家超房屋倡議只是小修小補

土地房屋供應不足困擾香港已久,特首選舉唯一候選人李家超今早公布政綱,當中倡議由司級官員,帶領「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及「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協調土地發展工作及加快公屋興建。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形容,有關倡議只是小修小補,未能解決土地房屋發展緩慢的關鍵問題。

目前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約6年,陳劍青表示,公屋輪候時間長,問題在於政府有否撥出足夠土地,以及房委會因須自負盈虧,從而未興建足夠公營房屋。他認為,增加政府高層次統籌小組,最多只會令建屋時間表「排好啲」,要解決問題,始終需要從制度上減低阻力。

陳劍青又質疑,李家超提倡公屋「提前上樓」,是「盲目追求獲得感」,犧牲市民生活質素,片面回應大眾對建屋速度及數量的訴求。他指,市民希望上樓,不只是求有「瓦遮頭」,亦希望生活質素有所改善,若他們入住沒有完整配套的公屋,不知道隔多久才有足夠社區設施,市民或需長時間在配套貧乏的社區生活,他憂慮會出現多宗社區倫常悲劇,如當年的天水圍一般。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成員賴建國亦質疑,李家超「提前上樓」的倡議,對居住不適切住處的市民來說,吸引力不大,因為不少配套未齊全而未能供市民入住的公屋,都為處於較偏僻的地區,若交通配套不足,住戶上班或上學會面對困難,加上缺乏社區支援,可能基層市民情願留在「劏房」,至少交通及社區支援齊全一些。

對於李家超提出「解決跨代貧窮試驗計劃」,為1000名居住劏房的初中學生,提供培訓及活動,賴建國亦質疑成效有多大,指現時香港有近1萬戶劏房戶,1000個初中學生名額實屬杯水車薪。他又指,劏房青年最需要的不是培訓及活動,而是改善居住環境,只要劏房家庭有合適居所居住,家中資源就更彈性投放在改善青年發展。他坦言,對李家超的倡議失望,指政綱未有站在市民角度構思。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