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讓深受疫情重創的經濟重拾動力,其中一個關鍵必定是盡快恢復中港兩地通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周三在立法會回答質詢時透露,不用等到疫症清零,當本港確診數目接近低雙位數或單位數,恢復通關便指日可待。陳帆並非主管衞生防疫的官員,相信他只是依循官方既定立場回應,從中反映政府似乎已有一套想法和目標。有清晰目標當然是好事,如何實現,卻是當下政府的最弱一環。
陳帆指出,粵港澳三地政府一直保持聯繫,以期疫情受控時,盡快讓三地人員跨境流動。若以確診數目接近低雙位數或單位數為標準,本港周三新增確診個案回落至19宗,豈不是通關在望,實情恐非那麼簡單。
市民必定很想知道政府是否已有整盤計劃,只憑三言兩語,不足以令人明白當局的想法?通關確切的條件是什麼,例如確診個案保持在單位數的時間需要多久?是否分階段推進,如先讓商務旅客先行,普羅大眾未必即時受惠?是否必須接種疫苗,才可跨境通行?最重要是政府打算透過什麼方法達至通關所需的要求,目前的措施足夠嗎?疑問確有不少。
從目前所見,第一個疑問是,新確診宗數出現逐漸回落趨勢,究竟屬周期性起伏,抑或已從根本上堵截了病毒傳播所帶來的結構性轉變?
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港表達關心與擔憂後,本港封區行動突飛猛進,每晚例必突擊封鎖3至4個小區強檢,論具體效用,專家意見言人人殊。而且,即使檢測結果是零確診,只代表被封的那個區域,在封鎖期間又身處其中並進行了檢測的人沒有受感染,至於有多少漏網之魚便不得而知,檢測過後會否不再出現傳播,亦無人敢寫包單。這不禁令人心生疑問,封區行動除了反映政府很着急之外,真的可達至持久清零嗎?
像香港這樣人口密集的城市,一旦出現社區爆發,要截斷傳播鍵並非易事,如參考一些防疫較成功地區的經驗,撒手鐧是從源頭堵截,第一時間追蹤緊密接觸者,然後隔離觀察。以台灣為例,早前桃園醫院爆疫,數天已識別出幾千個不同層面的接觸者,確診個案再沒有明顯增加。因此,與其漁翁撒網式追求聲勢浩大的效果,不如增加更多人手追蹤,才有更大機會走在疫毒擴散之先。
長遠而言,做好追蹤肯定勝過事後封區強檢,尤其是全球各地愈來愈多變種病毒,像英國和南非發現的那些,傳染力更高,現有疫苗的效率隨時被打折扣,更要防患於未然,否則,一旦社區出現爆發,屆時採取行動徒事倍功半。
當然,通關涉及兩個地方之間的人員流動,要你情我願才能成事,即使香港準備好,也得看其他地方是否安全,以免引狼入室。若能及早把疫情遏下來,並持之以恒,至少能有多些主動權,有條件與防疫做得好的廣東和澳門磋商重啟人員往來,讓經濟民生復常。且看政府力求恢復通關的策略,是否符合廣大市民的期望。